和尚原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三十五里。《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元年 (1131),“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22: “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宝鸡两驿,为形势必争之地,此地一失则路径散漫,戎马深入无所限隔。”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南大散关东。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玠大败金兀朮于此。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三十五里。《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元年 (1131),“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22: “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宝鸡两驿,为形势必争之地,此地一失则路径散漫,戎马深入无所限隔。”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南大散关东。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玠大败金兀朮于此。
在今浙江龙泉市城西南九十里小梅镇东大窑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时渐著名,至南宋和元代,已成为庞大的青瓷窑系。窑场广布于处州,以大窑瓷业最盛,所产青瓷质量最好,俗名“哥窑”、“弟窑”等。1962
即今河北丘县东二十二里香城固乡。《方舆纪要》 卷15曲周县: 香城固堡在 “县东北六十里,接威县界”。1939年1月,日军三万余人分多路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 “扫荡”。2月初,敌侵占了冀南根据地
即越城岭。为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之间。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原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等围江陵,“(元)帝移居天居寺”。即此。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于谨攻江陵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境界首,接邵武市界。明嘉靖 《建阳县志》 卷3: 界首街 “在北洛里”。清《乾隆内府舆图》: 建阳县西有界首。
俗称东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清康熙三十年(1691),宴赉蒙古喀尔喀等部王公于此,从诸部所请,即其地建寺,命百二十旗各一僧居之,赐额曰汇宗,御制碑文记其事。后因建善因寺于其侧,俗呼汇宗为旧庙
夏、商时国。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国语·郑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则夏灭之矣。”又《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苏氏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
又名狐奴山。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元一统志》: “呼奴山在顺州。” 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下: “狐奴山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渐宽渐平,有寺,寺后有小石城,山下有龙潭,今涸。山西南百步有汉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北蒋村乡。同蒲铁路旧有支线通此。1937—1948年曾在此成立定襄县抗日民主政府。村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蒋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传宋有蒋姓者,雄于资,抗金曾助军饷。康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7昌黎县:安山,“《志》云:山有避兵堡,饮马河经其下”。即此。②亦曰安民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东汉建安六年(201),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