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丘 (邱) 山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郊之西山。《方舆纪要》 卷118永平县: 和丘山在 “县西三十里。高千余仞,云合即雨”。按,里距有误。“西山晚翠” 为永平八景之一。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郊之西山。《方舆纪要》 卷118永平县: 和丘山在 “县西三十里。高千余仞,云合即雨”。按,里距有误。“西山晚翠” 为永平八景之一。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 (493) 改司州置,治所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八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河北蔚县、阳原县,内蒙古凉城、丰镇、兴和等县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所
又名剑脊山。在今江苏南通市南狼山东。《寰宇记》卷130通州静海县:刀刃山“在江海之际”。《方舆纪要》卷23通州:刀刃山“高二十九丈,周四百七十二丈。相传秦皇磨剑处。下有淡竹滩”。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清时莆田县丞驻此。
清代称康家庄堡。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北十五里康庄镇。
东汉置,属犍为郡。治所在江阳县 (今四川泸州市)。建安十八年 (213) 改置江阳郡。
即今河南淅川县城关镇。清咸丰《淅川厅志》卷1:上集街“在板桥保。城北五十里,有小集”。1960年淅川县由老城迁治于此。
即真武庙。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岸区涂山(俗名真武山) 上。为重庆著名寺庙。唐白居易有《涂山寺独游》 诗。
西晋改显亲县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北周废。见“显亲县”。
非洲东岸莫桑比克的旧译。清谢清高《海录》: 吉德国 “海马出麻沙密记,即鬈毛乌鬼国也”。
即今福建德化县北之浐溪。《方舆纪要》 卷99德化县:浐溪 “在县北。即戴云山水也。九溪之北流者凡二,合为赤水。西溪东流,迤逦为上涌、下涌、山茶、曾坂、百叶、湖头、李田、涌口等溪,益折而东北,距县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