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溪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吴山溪“在府西南三十里。源出永福县之印溪,下流入阳崎江”。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吴山溪“在府西南三十里。源出永福县之印溪,下流入阳崎江”。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引苏轼 《请开河奏状》: “茆山河,南抵龙山浙江闸口。” 即此。②即闸口墟。今广西合浦县东北闸口镇。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梁书·武帝纪》: 天监五年 (506),“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前军克朐山城”。即此。南朝宋废朐县为朐山城。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侧。
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医巫闾山下。《新唐书·地理志》 营州柳城县:“有东北镇医巫闾山祠。”
在今山西晋城市北二十五里巴公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胡三省注:“巴公镇在晋城东北。”即今山西省泽州县北部巴公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
明洪武年间置,在今江西遂川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附见”:龙泉守御百户所“在(龙泉)县治东。洪武七年置,三十二年革。永乐二年复置,隶赣州卫左千户所”。
①又名天岭。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 胡峤云,归化州 “又三日登天岭,岭东西连亘,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极。契丹谓峤曰: 此辞乡岭也,……”。盖讹“偏” 为 “天”
又称三灵坟。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三陵乡三星村东侧。为唐渤海国时期著名墓葬。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北八里。墓葬为玄武岩条石砌筑而成,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四壁和甬道两壁上绘彩色壁画,惜已全部
①东汉灵帝改弘农县置,属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北三十里故函谷关。西晋复为弘农县。北魏又改为恒农县。北周复名弘农县。唐神龙初复为恒农县,开元中又名弘农县。②南朝梁置,为西恒农、陈南二郡治。治所在今安
即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明史·地理志》 綦江县: “元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改为县。”
旧名卢村。明改今名。即今浙江奉化市东南四十二里裘村镇。清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镇市》 有裘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