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州路

台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台州置,至元二十一年(1284)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台州二市及天台、仙居、宁海、三门、温岭五县地。明洪武初改台州府。元末方国珍于此起事。


(台tāi)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台州置,治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属江浙行省。辖境约当今浙江省临海、台州、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市县地。明洪武初改为府。元末州民方国珍起事于此。


猜你喜欢

  • 单于台 (臺)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阴山中。《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 (前110) 冬十月,“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元和志》 卷14: “单于台在 [云中] 县西北四十 ( “百

  • 岭外

    “岭” 亦作 “领”,即岭南。唐代指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从中原人看来,岭南地区在五岭之外,故名。亦称岭表。《新五代史·南汉世家》: 唐末 “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

  • 思善侯国

    东汉章和二年 (88) 析城父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南八十里古城集。三国魏改为思善县。东汉章和二年(88年)析城父县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属汝南郡。三国魏时国除为县。

  • 梁金山

    即今广东开平市北梁金山。《清一统志·肇庆府》: 梁金山 “在开平县 (旧治在今市东北苍城镇) 东二十里。又北曰狮子山,以象形得名”。

  • 战国宋邑,后属楚。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战国策·秦策四》: 楚人黄歇说秦昭王曰,“秦、楚之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秦置砀县及砀郡。古邑名。春秋属

  • 闵山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 齐通左郡

    南齐建武三年(496)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左郡为僚族聚居地,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丹棱等县地。梁改为齐通郡。

  • 天泉山

    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北。《寰宇记》卷94武康县:天泉山“在县(治今武康镇)西北三十五里。《吴兴记》云:山上有长流泉,谓之天泉。旁多沃壤,可耕种”。

  • 外秦淮河

    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水西门段护城河。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 另开河道为城河,将淮水(秦淮河)一分为二,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至水西门,内、外秦淮

  • 明江厅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置,属太平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以明江为名。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东部地。1912年改为明江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