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或作邵。西周初召公奭封国,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后迁今河南偃城县。《春秋》:文公五年(前622),“王使召伯来会葬”。又《战国策·楚策》:“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周室东迁后,改封于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


(1)古邑名。周初召公奭采邑。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水经注·渭水》:“雍水又东径召亭南,……故召公之采邑也。”(2)古国名。西周初召公奭所封国。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周武王灭纣,改封召公于北燕。


猜你喜欢

  • 东晋寿郡

    南朝齐永泰元年(498)置(一说东晋安帝时置),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魏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大部分地。《梁书·邓元起传》:“魏将王景胤、孔陵寇东西晋寿”,元起救之,“比至,魏已攻陷两晋寿”。北

  • 新井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寰宇记》 卷86新井县:“县界颇有盐井,因斯立名。” 先天初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复属阆州。元至元二十年 (1283)废入南部

  • 安乐窝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六里洛阳桥南安乐镇。原为五代安审琦故宅。北宋熙宁时邵雍在司马光等人资助下购得,取名安乐窝。邵雍在题为《天津弊居蒙诸公共为成买作诗以谢》的诗中称颂:“重谢诸公为买园,买园城里占林泉。七

  • 九杵关

    明置,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思南府》:九杵关“在婺川县北(南)三十里,通遵义界”。

  • 弥浑戍

    北周建德二年 (573) 置,在今陕西榆林市西海流兔河东岸。《元和志》 卷4德静县: “周武帝于此置弥浑戍,南有弥浑水,因名。” 隋开皇三年(583) 改为德静镇。北周置,治今陕西省榆林市西。隋改德静

  • 宁河砦

    ①在今陕西佳县北六十里。《宋史·地理志》 晋宁军:宁河砦“地名窟薛岭,元符二年赐名”。②即今甘肃和政县治。《方舆纪要》卷60河州:宁河城“在州南六十里。吐蕃所置香子城也。宋熙宁六年,王厚攻拔香子城,遂

  • 长沙沟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长沙沟在“县东二十五里。西接运河,东入广洋湖”。

  • 定川

    在今四川高县西南。《元史·地理志》: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古夜郎之属,唐羁縻定州之支江县也。”

  • 蒲婆国

    即渤盆国。今加里曼丹岛南部彭布安河口之瓜拉彭布安。《宋史·真宗本纪》: 大中祥符四年(1011),有蒲婆国来贡。

  • 巫县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改楚巫郡置,属南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汉书·地理志》:巫县“有盐官”。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为建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巫山县。古县名。秦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因巫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