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桥镇

双桥镇

①在今江西寻乌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长宁县:双桥镇“有双桥堡巡司。明初置,属安远县。隆庆以前尝为贼巢,置县后改今属”。

②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十里双桥乡。有双桥跨宛溪。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40:“地有二桥,上曰凤凰,下曰济川,皆隋开皇中建。李白诗‘双桥落彩虹’,即指此也。”

③即今湖北大悟县北十五里双桥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同治三年(1864)四月,太平军“由应山大新店、双桥镇”驰奔广水驿。


(1)在浙江省诸暨市东部、浦阳东江东岸。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廿里牌,人口 1000。1956年为高湖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双桥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合高湖乡置镇。产稻、茶叶、肉猪、蚕茧等。盛产黄花梨。工业以钣金、铸造、建材、纺织、织袜为主。绍大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寿县北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桥集,人口2020。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双桥集东建有平、拱两桥,俗称双桥。1950年设双桥乡,1958年建双桥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4年置镇。1992年梨树、申桥二乡并入。产小麦、稻、黄豆、棉花、油菜籽等。为县北平原区粮棉及油料集散地。有农机修配、砖瓦、粮食加工、饲料等厂。淮霍公路经此。镇西斗鸡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在江西省万载县中部。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家塅,人口3620。1949年为大桥、柏树等乡,1958年属星火公社,1959年析设大桥公社,1983年改名双桥公社。1984年改乡,2000年改置镇。产茶叶、黄花、席草。有农具、夏布、造纸、印刷、酿酒等厂和林场、水电站。万上公路经此,并有公路接芳万公路。(4)在湖南省祁东县南部。面积72.7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桥,人口800。镇北玉溪上昔有两座石桥并列,故名。1949年属四清乡。1951年为双桥乡,1958年为双桥公社,1984年改镇。1995年太云市乡、金盆乡并入。主产稻,并产油茶、茶叶、烤烟。矿产有煤、硫黄。有硫黄、陶瓷、印刷、草席等厂。设有圩场,以“牛市”著称。历为县南部重要集镇。有公路与322国道相接。(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南部。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5.5万,多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双桥,人口3220。因驻地南、北各有一座桥,故名。1950年为武鸣县三区,1956年设双桥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甘蔗、水果及锰、锑、铁、铅和重晶石。有淀粉、罐头、红砖、纸箱、羽绒等厂。为农贸集市,耕牛、小猪集散地。210国道经此。境内有伊岭岩旅游景点。(6)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北缘。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桥,人口1180。以驻地双桥场得名。1949年为双河乡,属南充县。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双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龙桂、永丰两乡并入。1993年改属顺庆区。1994年置双桥镇,永丰乡划出。地处浅丘平地,植被保护较好。境内大磨湾村为四川省著名生态林之一。有园艺场、农场、林场、渔场。有农机、粮油加工等厂。盛产黄麻、红麻、棉花。特产无核蜜橘。有公路接濛盘公路。(7)在四川省丹棱县西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桥,人口400。清代建场。以驻地双桥场得名。1949年为高桥乡,1958年为高桥公社。1981年更名为双桥公社,1984年改为双桥乡,1992年建镇。有农机、酿造、果园、茶园等业。眉洪公路经此。(8)在陕西省紫阳县东南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河塘,人口680。镇区有东、西二桥,故名。1996年桥镇、解放、四坪三乡合并设双桥镇。主产玉米、稻、小麦,盛产茶叶、蚕茧、生漆、板栗、猕猴桃、棕片。有茶叶初制厂。为当地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三台山。


猜你喜欢

  • 黑山岩画

    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北四十里黑山峡谷中。1972年发现。共一百五十三处,分布在三条主沟及各支沟内,绵延二里。岩石黑紫色,石刻浮雕较浅,手法粗糙,画法古拙。画幅大小不一,内容大体分操练、骑射、狩猎、舞蹈及

  • 三角淀

    古雍奴薮。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成及天津市静海等县间。《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回二百余里,或云即古之雍奴。……其源自范瓮口、王家陀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诸水所聚,

  • 顺化城

    辽开泰三年 (1014) 置,在今辽宁普兰店市附近。金废。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普兰店市附近。属东京道。金废。

  • 昌吉厅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建城,设管粮通判,属迪化州。治所在今新疆昌吉市。三十八年(1773) 改设州同。三十九年改为昌吉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四十二年改

  • 要涂 (塗) 山

    即合黎山。在今甘肃高台县北。《元和志》 卷40张掖县: “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

  • 平山卫

    明洪武五年(1372)置,属山东都司。在今山东聊城市城东偏。《方舆纪要》卷34东昌府:平山卫,“《志》云,城中有二阜,谓之平山。明初建卫于此, 因名”。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因城中有平山,故名。

  • 白水河场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清光绪《彭县志》卷2:宝兴场“旧名白水河,在西乡鹿坪里,距县西北八十五里,南距复兴场十五里”。盛产铜。民国设铜矿局于此。

  • 吐费城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土基坝。《水经·漾水注》:“清水又东南注白水。白水又东南,径吐费城南,即西晋寿之东北也。东南流注汉水。”

  • 北岳祠

    又名岳祠,在今河北曲阳县治西侧。《汉书·郊祁志》:宣帝神爵初,诏:“‘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 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北岳常山于上曲阳。”又《水经·滱水注》:

  • 托里中心区

    1949年由额敏县析置,治托里(今新疆托里县)。1953年改置托里县。1949年以额敏县托里区改置(县级)。治托里(今新疆托里县托里镇)。1953年撤销,改设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