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堂镇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五十里卧佛堂镇。清为驻防要地,设外委驻守。
在河北省河间市北部。面积93.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卧佛堂,人口 4900。传北宋建村时名七星店,元代于村南庙里塑卧佛,遂更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有水泥制品、制砖、农机修造等厂。有农业技术中学。为河卧、卧吕、卧南公路起讫点。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五十里卧佛堂镇。清为驻防要地,设外委驻守。
在河北省河间市北部。面积93.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卧佛堂,人口 4900。传北宋建村时名七星店,元代于村南庙里塑卧佛,遂更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有水泥制品、制砖、农机修造等厂。有农业技术中学。为河卧、卧吕、卧南公路起讫点。
即今河北威县东北贺钊乡。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贵州遵义市东。《方舆纪要》 卷70遵义府遵义县: “青蛇囤在府东。(明) 万历中,湖广帅陈璘自湄潭进攻播州,破青蛇囤,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播州兵聚青蛇
在今俄罗斯赤塔州东乌斯季卡尔斯克东北,为石勒喀河北支流。旧为中国领土内河。17世纪40年代为沙皇俄国侵占。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中俄 《尼布楚条约》 划归俄国: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
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五十里胡世柏镇。清余名芳 《黄梅兵事续记》 云: 咸丰八年 (1858) 二月,清 “设陆运局,由新开、胡世柏、孔垅、濯港、县市至停前镇办理”。
①即青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新唐书·辅公祏传》: 武德七年 (624),李孝恭等来攻,“公祏复遣将冯惠亮、陈当世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青州 (林) 山以拒战,孝恭率诸将破之”。即此。②在
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七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七十二渡河“源出金竹山,其流萦回,有渡者凡七十二处,亦流入于洋水”。
又名正阳镇。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清一统志·颍州府一》:正阳镇,“《县志》:正阳镇即古颍口,亦谓之西正阳。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古镇名。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即古颍口。隔淮与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隆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西北部。贞观元年(627)废。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地运寨“在司(治今平头乡)东南。苗寨也”。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治所在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广东二省大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以所属广东道宣慰司并入广东等处行中书省。九年(1376)改置江西布政使司。即“江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