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平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博州置,属河北道。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乾元元年 (758) 复改博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博州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茌平、高唐、聊城及临清、夏津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博州。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博州置,属河北道。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乾元元年 (758) 复改博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博州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茌平、高唐、聊城及临清、夏津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博州。
在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东头旧宛平城。明崇祯十年 (1637) 于卢沟桥东侧筑城,名拱北,特设参将控制。清改名拱极城,设西路捕盗同知及巡司、游击驻守。1928年宛平县治迁此。
即涟水坝。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为淮滨要津。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郡置,为始州治。治所在普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三年(583) 废。大业三年 (607) 改始州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剑阁二县及江油市东北地。唐武德元年(61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置,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三十里沙桥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南华县地。天宝后废。
隋大业元年(605)升井研镇置,属陵州。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三年(607)属隆山郡。唐武德初属陵州,四年(621
①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亦名铁山。《晋书·慕容德载记》: “立冶于商山,置盐官于乌帝泽,以广军国之用。” 元于钦 《齐乘》 卷1引《齐记补》 云: “南燕建平三年立冶,逮今鼓铸不绝。”②又名商阪、商洛山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清一统志·潞安府》 “丰仪镇”条下:“又边寨镇,在县西南,路通平阳府岳阳县。”
亦作梅河镇。即今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南兴隆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宁古塔城北“六十里乜河大屯。靖边军营及卡伦驻此。有牡丹江渡口,北通头道卡伦,东北通二站等路”。
即今云南腾冲、梁河、盈江县境之大盈江。元代称阿禾江。《元书·寰宇志》:“镇西路,蛮曰干额,有阿昔江, 自腾冲来,下流合阿禾江,南至缅入海。”
唐方镇名。又名泽潞。至德元年 (756)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所在潞州 (今山西长治市)。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泽、潞、沁三州,相当今山西霍山以东及河北涉县地。广德元年 (763) 又置相、卫六州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