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跄浦
约在今上海市杨浦区虬江码头之西。明永乐中,夏原吉疏浚黄浦江,借道范家浜,由外白渡桥向北至南跄浦口入海。《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南跄浦 “永乐中导黄浦由此入江处也,今故址已堙。而县东北有跄港、大跄浜,南近都台浦,相传即南跄旧流”。
约在今上海市杨浦区虬江码头之西。明永乐中,夏原吉疏浚黄浦江,借道范家浜,由外白渡桥向北至南跄浦口入海。《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南跄浦 “永乐中导黄浦由此入江处也,今故址已堙。而县东北有跄港、大跄浜,南近都台浦,相传即南跄旧流”。
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黄尾屿。明陈侃《使琉球录》 中 “过黄毛屿”,即此。
明置,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吴城驿“在府北百二十里临江。有吴城巡司。即伍文定破宸濠处。《志》云:吴城山在府东百八十里临大江,驿盖以山名”。
即今广东龙门县西铁岗河。《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龙门县:西林水“在县西,一名九淋水,源出县西七十里铁冈大山,流经城西,诸溪涧水皆流合焉。东南流入增城县界,经望云岭下,迤逦二百余里,流合于增江”。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雁洋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雁洋堡在 “城东南六十里。东界大埔县”。
三国魏改益县置,属齐国。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南朝宋及北魏属齐郡。北齐天保七年(556) 移治今山东青州市,为青州及齐郡治。隋为北海郡治。唐为青州治。金为益都府治。元为益都路治。明、清为青州府治。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舆地纪胜》卷110浔州:木赖水“在桂平县。源出贵州郁林县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木赖水“在府西北九十里。自武宣县境流经贵县界,又东入于黔江”。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沙喇雅斯水 “又北流,经鄂尔果珠勒山东,山有水来汇,山之西置卡伦 (鄂尔果珠勒卡伦,东南距沙喇雅斯卡伦六十里)”。
即莲蓬山。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拔153米。前滨渤海,北戴河潆其后,为游览胜地。《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渝河“南流至连峰山入于海”。旧有联峰海市,为榆关胜景之一。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四十里洛水南岸。《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径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径所由,故城得其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东晋龙骧将军王镇恶伐秦,进军至此。
亦作神囷山。在今河北磁县西四十里。《山海经·北山经》: “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滏水出焉。” 《明史·地理志》 磁州: “西北有神麇山,滏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