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绛郡
北魏建义元年 (528) 置,治所在南绛县(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绛县及曲沃、翼城县部分地区。西魏恭帝时改为绛郡。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治南绛县(今山西绛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绛县、垣曲等县地。西魏恭帝改名绛郡。
北魏建义元年 (528) 置,治所在南绛县(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绛县及曲沃、翼城县部分地区。西魏恭帝时改为绛郡。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治南绛县(今山西绛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绛县、垣曲等县地。西魏恭帝改名绛郡。
①南宋宝庆元年(1225)改湖州置,治所在乌程、归安二县(今浙江湖州市城区)。辖境当今浙江湖州市及德清、安吉、长兴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湖州路。②明正德元年(1506)改安吉县置,属湖州府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南梨树镇。《清一统志 ·大定府》 “阁鸦铺” 条: 府城西南又有 “梨树坪铺” 等皆戍守处。
在今广东海丰县人民南路。原为明代学宫,由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和东西庑组面。1907年10月在彭湃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和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丰人民继4月、9月两次武装暴动后,举行第三次武装起
又作诺罗河、挠力河。即今乌苏里江支流挠力河。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北。《清一统志·吉林一》: 诺垒河 “在宁古塔城东五百里。源出城东四百里无名山。东南会数水入乌苏里江”。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西汉惠帝三年 (前192) 改为宜城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属南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改名宜城县。
①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大石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合州:大石铺“在州北五十里”。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大石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蓬溪县:大石铺“在县西四十里”。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五龙口镇附近。亦名枋口堰水。《方舆杨要》 卷49济源县: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口为门故名枋口。…… 《胜览》 云: 枋口水,隋卢贲、唐温造俱于
亦作哈密力、哈梅里、渴密里、合迷里。即今新疆哈密市。《元史·必兰纳识里传》: “必兰纳识里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木鲁国人。” 明永乐间置哈密卫于此。即“哈密力”。
一作庙尔。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北岸之尼古拉耶夫斯克。唐代为黑水都督府辖地。元代为征东元帅府属地。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南岸出海口附近
在今辽宁抚顺市北富尔哈附近。《明史·马芳传》:万历间,马林“又一军西营飞芬山”,被后金努尔哈赤军大败。古山名。在今辽宁省抚顺市北富尔哈附近。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马林军被后金努尔哈赤军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