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山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 “萌山” 条下: 南武山 “其南有曾子墓”。
在山东省嘉祥县城南。南麓有曾子庙,又称宗圣庙,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据《山东通志》记载:“正统甲子,创建曾子庙于南武之阳。”庙宇坐北朝南,共五进院落,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庙西有莱庑侯庙。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 “萌山” 条下: 南武山 “其南有曾子墓”。
在山东省嘉祥县城南。南麓有曾子庙,又称宗圣庙,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据《山东通志》记载:“正统甲子,创建曾子庙于南武之阳。”庙宇坐北朝南,共五进院落,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庙西有莱庑侯庙。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六里镇江关乡南。清改置平番营。
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清一统志·解州》“盐池” 条: “ 《盐池图考》: 今池东西长五十五里,周一百四十四里,深可数仞。宋分为东西两池,各置盐场二。明初并为东西二场,成化二十一年增置中场。安邑南者为东池
北宋置,属冠氏县。即今山东冠县东三十里桑阿镇。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锦县 (今辽宁锦州市)。辖境相当今辽宁阜新、黑山、盘锦等市县西南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三洲山“一名黄冈,耸拔千仞,周一百余里,峰峦数十,西连高明,东南接新会,与西樵皆为县之镇山”。
在今四川越西县境。《宋史· 蛮夷传四》: 淳熙二年 (1175),“两林蛮王弟笼畏及酋长崖来率部义等攻邛部川之笼瓮城,不克,大掠而去”。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303)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梁末废。产银。1926年改摩刍县复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
明洪武三十年 (1397) 置,属海门卫。在今浙江临海市东 一百里桃渚乡。《方舆纪要》卷92台州府: 桃渚千户所,“嘉靖三十九年,倭贼围所城,官军败之”。即此。今有桃渚城遗址。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
①一名汜阳河,亦作范阳河。即古萌水。源出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东北流注于孝妇河。《清一统志·济南府一》: 明水 “诸泉所汇,近水稻田,咸资灌溉,产米最佳”。②即今四川南江县东神潭河。《舆地纪胜》 卷1
即可蓝山。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附近。《汉书·地理志》 安定郡乌氏县: “都卢山在西。” 《元和志》 卷3原州百泉县: “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