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州

南州

①北周置,治所万川郡万川县 (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隋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隆阳县 (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及重庆市南桐矿区。三年 (620) 改为僰州,四年 (621) 复为南州。先天元年 (712) 改隆阳县为南川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川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南州。北宋皇祐五年 (1053) 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六年 (623) 改为白州。

④亦作南洲。姑孰城别名,即今安徽当涂县。《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宣武 (桓温) 移镇南州。”《舆地纪胜》 卷 18太平州 “南州” 引 《晋阳秋》曰: “姑熟,桓玄所出,大筑府第于国南,故曰南州。”

⑤五代南唐保大三年 (后晋开运二年,945) 改漳州置,治所在龙溪县 (今福建漳州市)。《舆地纪胜》 卷131漳州 《州沿革》: 漳州,“ 《通鉴》: 后晋思王开运二年,唐王以董思安为漳州刺史,思安以父名漳,唐主改漳州为南州”。辖境相当今福建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北宋乾德四年 (966) 复为漳州。


(1)东晋、南朝时,以江州在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之南,亦称南州。《陈书·华皎传》:天嘉初,知江州事,镇湓城(今江西九江市)。“时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文帝令皎以法驭之”。(2)东晋、南朝时以姑孰(今安徽当涂县)为南州。《晋书·桓温传》:桓温镇姑孰,太和四年(369年)率众北伐,“百官皆于南州祖道”。(3)北周置,治安乡县(今重庆万州区)。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万州区和梁平县地。隋开皇初废。(4)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隆阳县(后改南川县,今重庆綦江县北)。辖境相当今重庆市綦江、万盛二县区,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南州。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废。(5)唐武德四年置,治博白县(今属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和陆川县西部地。武德六年改名白州。(6)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改漳州置,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复为漳州。


猜你喜欢

  • 黄飘

    即今贵州黄平县东南黄飘乡。清同治八年(1869),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在此设伏,经过五昼夜激战,清军一万八千余名全部被歼。史称 “黄飘大捷”。

  • 西晋皇陵

    西晋建都洛阳,历四帝52年,除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死于平阳外,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均崩于洛阳,加上追封的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共五帝,其陵均应在洛阳一带。但

  • 长城镇

    ①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长镇乡。《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清水镇”条下:“又有长城镇,道出六安州,元设巡司于此, 洪武九年废。”②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北前长城岭。1948年以后五莲县曾由仁里村徙治于此。(1)

  • 定秦堡

    吐蕃筑,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大历三年 (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使右军都将临洮李晟将兵五千击吐蕃,……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唐大历三年(768年)李抱

  • 玉垒关

    ①唐建,属导江县。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玉垒山下。《新唐书·南诏传》:咸通十四年(873),坦绰率军攻雅州,“击定边军,卒溃入邛州。成都大震,人亡入玉垒关,士乘城”。即此。《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玉垒

  • 茶磨山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

  • 卢王屯

    在今河北廊坊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1安次县:卢王屯,“汉初贞绾屯军与刘贾夹攻燕者,绾寻封燕王,因名曰卢王屯”。

  • 茶陵军

    南宋绍兴九年 (1139) 升茶陵县置,属荆湖南路。治所即今湖南茶陵县。元初废军为县。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升衡州茶陵县(今属湖南)为军,以知县兼军使,属衡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地。元

  • 宋河镇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五十里宋河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京山县东北部。面积294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宋河,人口 4400。最初成集时有宋姓居此,因靠河,故名。解放初为第四区,1958年改

  • 野狐泉

    ①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清一统志·顺德府一》: 野狐泉 “在邢台县西北十里,下合达活水,二水相交至城北门,名鸳水。明万历中涸,时有时无,出隐不定。本朝乾隆十二年以后,达活既开,野狐亦瀵涌复出”。②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