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县

华县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东汉并入费县。西晋复置,属琅邪国。后废。

②1913年改华州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华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北。属泰山郡。东汉废。西晋复置,后废。(2)(华huà)今县名。在陕西省东部、华山北侧、渭河南岸。属渭南市。面积 1127 平方千米。人口34.3万。辖10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华州镇。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于今华州镇附近,筑郑邑。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设郑县,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之一。秦属内史。西汉于今县东置武城县,于今县东北置沈阳县。郑县属京兆尹,武城、沈阳二县属左冯翊。东汉初废武城、沈阳二县入郑县。北魏于县兼设东雍州,并于县兼置华山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东雍州为华州。北周时州、郡与县治移今西南故县村。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迁县治于今拾村,四年又移今县。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县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华州,垂拱二年(686年)更名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又更名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再复名华州。乾宁四年(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光化三年(900年)复为华州。元初废郑县,辖地归华州直辖;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华州为直隶州;十三年降为散州,属同州府。1913年废华州置华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撤销并入渭南县。1961年分出复设,属渭南专区。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属渭南市。地处秦岭山地、关中盆地过渡区。南部为山地。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是陕西省粮、棉重要产区之一。山区多华山松、桦、栎类林木。矿产有钼、铁、硫黄、石灰石、大理石等。工业有采矿、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粮油加工等。陇海铁路、西潼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渭华起义旧址。


猜你喜欢

  • 锡坑墟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锡坑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90: 长乐县有锡坑坝汛。

  • 容山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湄潭县东。明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 (1601)省入湄潭县。元置,治今贵州省湄潭县东。属播州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湄潭县一带。明万历年间废。

  • 根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后废。

  • 双峰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清道光《蓟州志》卷2:“双峰在舞剑台北三里,两峰并峙丫角。一名玉峰,峰背有塘产玉石。”下有双峰寺,旧名重峦禅院,相传为唐贞观中尉迟敬德监造。②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南。《舆

  • 周代姬姓国。为鲁附庸。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偏东三十五里。《春秋》:隐公二年(前723),鲁国卿“无骇帅师入极”。即此。古国名。西周、春秋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鲁“无骇

  • 仙芝谷

    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北五里。《旧唐书·地理志》隰州永和县:“武德二年移治于仙芝谷西。”

  • 中旗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

  • 杨梅坪

    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明史·地理志》连平州:“西有银梅水,源出杨梅坪,即浈水上源。”

  • 宏道镇

    即今山西定襄县北宏道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山西省定襄县北部。面积62.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宏道,人口1万。原名横道,后雅化为今名。1949年为定襄县六区,1953年设宏道乡,195

  • 南部郡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南部县(今四川南部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地。西魏改为新安郡。南朝梁时置,治南部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部县及阆中市南。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