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州
北魏明帝改东秦州置,治所在杏城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甘泉、洛川、黄陵等县地。西魏改为敷州。
北魏孝明帝以东秦州改名,治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县以南、宜君县及黄陵县以北洛河中游地区。西魏废。
北魏明帝改东秦州置,治所在杏城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甘泉、洛川、黄陵等县地。西魏改为敷州。
北魏孝明帝以东秦州改名,治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县以南、宜君县及黄陵县以北洛河中游地区。西魏废。
一名疏水渠。明弘治中开凿,在今河北清河县东。《方舆纪要》 卷15清河县: 涉水渠 “在县东。《志》 云: 渠自莲花池达永济渠。先是,卫河数决,故凿此渠,广丈余,长四十里,遇泛滥为灾,赖此泄之。今涸”。
在今四川达川市东七里。《明一统志》卷70夔州府: 明月潭 “在达县东七里。欲雨有声,晴亦如之,邑人以此占晴雨”。
即今陕西淳化县北秦河乡桃渠塬。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淳耀县治此。
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北巴西郡置,属隆州。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以郡中有盘龙冈为名。” 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南部、苍溪等市县境。隋开皇三年 (583)废
在今帕米尔叶什库里东。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5: 光绪十八年 (1892),“英人唆阿富汗遣兵至苏满、波孜纳”。即此。后被俄国侵占,今属塔吉克斯坦。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清一统志·顺庆府》:拟岘亭“在广安州西二里。安张商英有诗”。
一名西庄。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东山下。《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清一统志·绍兴府》: 始宁园 “在上虞县东山下。…… 《
本翁牛特部,后金崇德元年 (1636) 建翁牛特左、右翼二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左翼旗驻绰克温都尔,后迁今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右翼旗驻哈特呼特朗,后迁今赤峰市西南老府镇 (西老府)。1914年划归热河
在今山西孝义市西。《方舆纪要》卷42孝义县:“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峰峦高峻。”
北周改射江县置,属昌城郡。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元和志》 卷33射洪县: “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隋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天宝初属梓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