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岩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明《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化成岩“在府城西北五里, 下瞰秀江,旧名化成台。有开花院,唐李德裕读书于此,后人立祠于寺之侧。绝顶有塔,宋郡守王古所立。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 为登临胜处。绕山有亭轩曰介林、倚岩、翠霭、振鹭、容安。仰高览胜,漱石嵌空,后皆废。昔人诗有云:山秀云成叶,江湍浪作花”。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明《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化成岩“在府城西北五里, 下瞰秀江,旧名化成台。有开花院,唐李德裕读书于此,后人立祠于寺之侧。绝顶有塔,宋郡守王古所立。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 为登临胜处。绕山有亭轩曰介林、倚岩、翠霭、振鹭、容安。仰高览胜,漱石嵌空,后皆废。昔人诗有云:山秀云成叶,江湍浪作花”。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万历后略有缩小。1912年废。元至
北宋置,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元丰九域志》卷4:府谷县有“安丰、宁府、百胜三寨”。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
即聂拉木。今西藏聂拉木县。《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尼牙拉木宗城“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八十里”。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九十里,与新洲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67黄冈县:孔子山“在县东百里。俗传孔子自陈、蔡适楚时登此,盖传讹也”。
春秋吴邑。在今江苏吴县南。《国语·吴语》:“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古邑名。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是故败吴于囿,又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卷108博白县:卫公山“崔嵬耸立,为邑之镇。唐初,李靖南征,尝驻兵于此,因名”。
即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三十里阎各庄镇。《方舆纪要》 卷 17乐亭县: 阎各庄堡为 “民堡”。
又名师过渡。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三阳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进贤县:三阳渡“相传伍子胥为吴伐楚,师尝经此”。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龙口镇。清道光《鹤山县志》卷1:“市集”有龙口墟。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四十四里两河乡东北麦城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水经·沮水注》:沮水“又南径麦城西”。即此。相传楚昭王所筑,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沮、漳两水间。《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