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南镇
即今福建福清市南前薛。《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在县东南六十里,有民城,嘉靖中筑以御倭”。《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
古镇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市南前薛。《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在县东南六十里,有民城,嘉靖中筑以御倭”。
即今福建福清市南前薛。《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在县东南六十里,有民城,嘉靖中筑以御倭”。《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
古镇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市南前薛。《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在县东南六十里,有民城,嘉靖中筑以御倭”。
北宋宣和中置,在今浙江仙居县西白塔镇。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徙苍岭下,寻废。
①即今吉林辉南县南辉发河支流三统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图们河“在(吉林)城南五百里。又三屯河在城南四百八十里。源俱出纳噜窝集,东北流会雅吉善河为辉发河”。②亦名罗克伦河。在今新疆昌吉市西。清徐松《
南朝宋元徽二年 (474) 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五十里。南齐属长沙郡。隋平陈后废。不久改岳阳县复置,属玉州。治所在今湘阴县南二十里白乌潭。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属岳州。五代周广顺三年 (9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寰宇记》卷111江州瑞昌县:玉华洞“在县东二十五里。泉涌如雷。唐时,僧于洞中获磬与钱皆汉代物也”。《舆地纪胜》卷30江州瑞昌县:玉华洞“按,《寻阳新旧录》云,清虚玉华洞, 千形万状
又作奇林。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墨脱县治西南七十四里处,沿雅鲁藏布江右岸,为珞巴语名。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原在今山西长子县东南三十里南张店乡张店慈林山腰,后迁至原址对面崔庄山腰。始建于十六国后燕光始元年 (401)。今寺内中轴线上有舍利塔、圆觉殿和后殿。舍利塔为唐咸亨四年 (673) 建,砂石板建造,平面
1914年依前徐州府、海州直隶州辖境置,属江苏省。治铜山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丰县、徐州、睢宁、宿迁、沐阳、灌南、响水以北地区及安徽萧县、砀山2县地。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徐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峨眉山 “在州南十里。《志》 云,山迤逦连闻喜、夏、猗氏、临晋、荣河诸县界,西抵黄河,东抵曲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条之坡阜也”。②即峨岭。
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董口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濮州 (今鄄城县北旧城镇) 南有董家口铺。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曹武镇。《舆地纪胜》卷84郢州: 曹武市 “在京山县东四十五里。旧传魏武征孙权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