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军山

军山

①在今江苏南通市南狼山东。《寰宇记》卷130通州静海县:军山“在江海之际”。《清一统志·通州》:军山“在州南狼山东,刀刃山东南。一名象山。有炼丹台、桃花峡、白云洞”。

②一名南山。即今江西南丰县西军峰山。《寰宇记》卷110抚州南丰县:军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下有神祠,能兴云雨,岁旱祷皆应。地出斑竹”。《清一统志·建昌府一》:军山“在南丰县西。……曾肇军山庙碑,军山,南丰之望也。其高十九里余二百步,见于百里之外。旧传吴芮攻南越,驻军此山,其将梅鋗祭焉,礼成,若有士骑麾甲之状,因号军山”。

③在今江西乐平市东。《方舆纪要》卷107饶州府乐平县:军山“在县东六十里。山势崇高,唐末乡人结军拒寇于此,因名。《志》云,县有鹧鸪山、石潭山及军山,皆黄巢犯境时屯军处”。

④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0龙阳县:军山“三国吴将潘濬攻武陵都尉樊伷时,屯兵于此,因名”。

⑤在今湖南安仁县北。《清一统志·衡州府一》:军山“在安仁县北十里。峰峦森列,状若军屯”。


(1)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南丰县西。相传西汉吴芮驻军于此。(2)集镇名。在江西省永修县城西北部,军山东麓。江西云山垦殖场军山分场驻地。人口1.1万。因军山得名。1958年建场形成聚落。有毛纺、造纸、地毯、纸箱、农机、建筑、粮油加工等厂。有集市。京九铁路经此。公路西接昌九高速公路,南接虬上公路。(3)即“君山(1)(2)”。


猜你喜欢

  • 兰池县

    西晋置,属西郡。治所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北。《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0前凉录:张寔元年(315),“兰池长赵奭上言,军士张冰于青涧水中,得一玉玺”。隋省入删丹县。古县名。西晋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北境。属西

  • 浿丘

    又作贝丘、沛丘。春秋、战国属齐。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前281),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对顷襄王

  • 合钦州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或石棉县西北境。北宋以后废。

  • 勐 (猛) 帕

    明代称勐半。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设勐帕土便委。

  • 朐忍

    战国秦邑。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华阳国志·巴志》: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于是夷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秦置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重庆市云阳县西。《华阳国志·

  • 习弥山

    在今云南云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顺宁府》:习弥山“高逾千仞,下瞰苍江。一作昔弥山”。

  • 腊 (臘) 壁洞蛮夷长官司

    亦作臈壁洞。明宣德三年 (1428) 置,属大旺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腊壁司)。清初改为腊壁土司。

  • 上庸水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明史·地理志》 竹山县:“又有上庸山,上庸水所出,南合孔阳水,下流入汉。”清乾隆《竹山县志》卷4:上庸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因以此名县。其水南流与孔阳水合,入汉江”。

  • 竹炉山房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寺。明洪武间湖州竹工为寺僧性海编竹为炉,规制精密,高不盈尺,上圆下方,类道家乾坤壶,王绂为绘图赋诗,时多题咏。《清一统志·常州府二》:竹炉山房“竹炉及诗卷移贮惠山寺弥陀殿,为竹炉山

  • 多奉县

    亦作都奉县。唐置,属羁縻琳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属琳州。北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