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县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西汉为六安国治。东汉改为六安侯国,属庐江郡。三国魏改为六安县,为庐江郡治。西晋复为六县。东晋末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属九江郡。西汉为六安国治。南朝宋废。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西汉为六安国治。东汉改为六安侯国,属庐江郡。三国魏改为六安县,为庐江郡治。西晋复为六县。东晋末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属九江郡。西汉为六安国治。南朝宋废。
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左贡宗。1960年改设左贡县,1967年由亚中迁驻汪达。“左贡”,藏语意为犏牛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左贡县城西北亚中。1960年撤销,改置左贡县。
西魏改华山郡置,属襄州。治所在汉南县(今湖北宜城市)。北周废。
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后汉书·许劭传》: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李贤注:“平舆故城,今豫州汝阳县东北,有二龙乡。”
亦作西步江。即古斐优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珲春城:“西南距城二十里西布江屯。俗呼高丽城,吉、朝通商局靖边防军驻此。有图们江官渡口通朝鲜庆源府路。”
元初置通海千户,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通海县,属宁州,为临安路治。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云南卷上: “县北三里有通海湖,县以湖名。” 明、清属临安府。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
在今陕西彬县西十八里。《元和志》 卷3新平县: 槀丘堡 “东、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高十丈,北面筑城高二丈。武德二年置,贞观七年废”。
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五十二里。旧属滑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之东乌猪洲。《方舆纪要》卷101东莞县“三门海”条:“又县西南有乌猪海洋。”明黄衷《海语》称乌猪山。
即阳台山。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周书·裴宽传》:天和三年(568),宽为沔州刺史,“请移城于羊蹄山,权以避水”。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俗讹曰羊蹄山”。古山名。又称阳台山。在今湖北省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八十里。《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关门山“在岫岩厅东界”。清咸丰《岫岩略》卷4:关门山在“城东北八十里。西山嶻嶭对峙,东西相向,高数丈,形势雄壮,中夹一溪,为矿硐沟河流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