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台
在今山东阳谷县南。《方舆纪要》卷33谓“即齐桓公会江、黄时所筑。又鲁将曹沫挟匕首劫齐桓公处,亦名阳谷亭”。
在今山东阳谷县南。《方舆纪要》卷33谓“即齐桓公会江、黄时所筑。又鲁将曹沫挟匕首劫齐桓公处,亦名阳谷亭”。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七十六里唐县镇。西周及春秋时为唐国都。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西部。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县镇(自然镇),人口2.4万。西周于此建唐国,秦汉为
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界,与西乌珠穆沁旗东汗乌拉苏木东南一带山地。《辽史·圣宗纪》: 开泰二年 (1013) 四月,“丙子,如缅山”。太平三年(1023) “五月,清暑缅山。…… (七月) 赐缅山名曰永
在今湖南新宁县南四十里,接广西全州界。《宋史·蛮夷二》:“静江兴安之大通虚,武冈军之新宁、盆溪及八十里山,永州之东安,皆可以径达溪峒。”《方舆纪要》卷81新宁县“樟木山”条下:八十里山,“《志》云,山
简称上渣坝司。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上扎坝。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上渣坝卓尼土百户。
明置,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新添关在 “府东南一里。贵州站在其下”。
在今广东四会市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四会县:豸岭冈, “嘉靖中,乡人立寨其上”。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之金羊岭。为祁连山南岭之一。海拔4352米。民国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 “过一小岗曰景阳岭,为大通河与弱水的分水岭,山北之水北流居延海,山南之水汇入大通河,门源土人有句俗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茶经·八之出》:湖州“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常州同”。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唐武德四年(621)于广州(今广东广州市)置总管府,七年(624)改为都督府,贞观时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罗定等市县以东,怀集、乐昌、南雄等县以南和广西岑溪县地。后桂、容、邕、安南(交州)四府皆隶广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