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理县

会理县

1913年改会理州置,属建昌道。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据《元史·地理志》 载:会川路“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会理当以此而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南缘,南毗云南省。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面积 4521.5 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6镇、4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会川)”(《元史·地理志》),会理亦当以此命名。西汉置会无县,属越嶲郡。南朝齐县废。唐上元二年(675年)改置会川县,属嶲州。天宝末入于南诏,置会川都督府。宋为大理国会川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会川路;十七年置武安州,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会川府,并置会川千户所;二十五年升为会川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后废武安州。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于今会东县地置会理州。雍正六年(1728年)省会川卫,移会理州来治,属宁远府。1913年废州为会理县,属上川南道。翌年属建昌道。1928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划入四川省。1968年属西昌地区,1978年改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南山地,北高南低,小相岭南以山地为主。东依鲁南山,西靠龙帚山。中为狭长山间盆地。城河源于县西,蜿蜒中部南入金沙江。锦川河源于中部,北流出境入安宁河。东部有鲹鱼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并甘蔗、烤烟、油桐、花椒。所产小关河大石榴及无核柿著名。有煤、铜、铁、锡、锌、镍及花岗石矿。为全国闻名的多种有色金属基地。有采矿、水泥、农机、玻璃、陶瓷、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川云公路西线纵贯县境。有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巧渡金沙江纪念地皎平渡及会理会议会址。


猜你喜欢

  • 烽火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烽火岛。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村名。在陕西省礼泉县东部、泾河西岸。属烽火镇。人口1200。原名白灵宫。1956年成立烽火高级农业社,闻名全国,村遂改今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

  • 石脂水

    即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的石油河。《续汉书·郡国志》 延寿县刘昭注:“《博物记》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

  • 孝义寨

    在今浙江磐安县南十四里翠峰寺。元置孝义巡司于此。明洪武七年(1374)改置镇守百户,后废。

  • 平阳封宫

    即平阳宫。在今陕西宝鸡县东杨家沟乡以东、阳平镇以西。

  • 渴驴岭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湟水之北。《宋史·地理志》 乐州德固砦: “南至渴驴岭一十里。”

  • 东荆河

    在今湖北潜江、洪湖、仙桃三市境。《清一统志·安陆府》:夜汊河“在潜江县西南。《县志》:分汉水西南流, 谓之大泽口”。 民国《湖北通志》卷11潜江县:夜汊河“案大泽口已淤。今汉水分流, 自吴家改口入县境

  • 垣曲县

    北宋改垣县置,属绛州。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9年迁治刘张镇 (今垣曲县)。在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邻接河南省。属运城市。面积 1619

  • 休休亭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旧唐书·司空图传》:“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缨亭,为陕军所焚。天复癸亥岁,复葺于壤垣之中,乃更名曰休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

  • 王江水

    又名王水。即今江西安福县南陈山水。《寰宇记》卷109吉州安福县:王水“在县东南百里。《舆地志》云,掣村没于龙陂, 即其水”。《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王江水“在安福县南。源出陈会二山,东流至县东南六十里

  • 锁山寺

    在今安徽广德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24广德军: 锁山寺 “在广德县灵祐乡。今为万寿院,俗谓之锁山寺”。《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锁山寺 “在州城北二十里。宋建,名万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