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隍场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资阳县:万寿场“即五皇场,在县八十里”。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伍隍场“以有五隍庙得名。旧名万寿场,亦以万寺庙得名。……明代旧场”。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资阳县:万寿场“即五皇场,在县八十里”。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伍隍场“以有五隍庙得名。旧名万寿场,亦以万寺庙得名。……明代旧场”。
原名黄火镇。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南三十里黄浒镇。有黄浒河,北至荻港入江,隔河对岸为铜陵县界。《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 黄浒镇 “浒一作火。有黄火河,汇于荻港”。在安徽省繁昌县西南部、黄浒河北岸。面积3
即多罗斯河。又名曳咥河。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境之额尔齐斯河。《旧唐书·回纥传》 作都罗斯河。
①在今江西遂川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蜀水 “水势湍急奔泻,如蜀江三峡,故名”。《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蜀水 “在龙泉县北一百二十里。亦名禾蜀水。有二源,俱在县西北界。左源清湛,右源稍浑
在今江苏丹阳市北。《晋书·郭默传》:东晋咸和年间,苏峻叛乱,“郗鉴议于曲阿北大业里作垒,以分贼势,使默守之”。同书《陶侃传》:“贼攻大业垒,侃将救之,长史殷羡曰:‘若遣救大业,步战不如峻,则大事去矣。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孙权置,治所在今湖北蕲水县西南长江岸边。《三国志·吴书·甘宁传》:“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即此。
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羁縻彻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南宋嘉熙元年 (1237) 天河县迁治于此。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五里。《清一统志·安顺府》:双明洞“又名紫云洞。俗名观音洞。轩敞高朗,东西相通如城阙。中有流水,有桥可渡。明时车马大道经其中,后因苗‘贼’伏劫,乃改路于洞后里许,非探奇者
在今山西永济市南二十里中条山北麓。《方舆纪要》卷41蒲州:谷口泉在“州东南十五里。即中条山之水谷口,有泉出焉。傍又有苍龙谷泉,俱流入大河”。
又作末末吉站。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注入黑龙江处。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末末吉站”。明改满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