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循城
汉鄯善国地。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古城。《汉书·西域传》:元凤年间,鄯善王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米兰东。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屯田于此。
汉鄯善国地。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古城。《汉书·西域传》:元凤年间,鄯善王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米兰东。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屯田于此。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27池州府贵池县:杨梅坦“在府西九十里石岭镇。其地多杨梅,唐置杨梅馆,宋改曰驿,今废”。
亦作蒙可山。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大兴安岭北段。《元史· 伯帖木儿传》: 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平叛王乃颜,“追至梦哥山,并擒金家奴”。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4正定府藁城县:示衣坂“在县西北三十里路侧。唐天宝末,安禄山陷藁城,常山太守颜杲卿以力不敌,至藁城迎见,禄山以金紫衣畀之,令仍守常山。杲卿归至中途,驻坂侧,顾长史袁
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6洵阳县 “西岔河” 条下: “又有蜀河,在县东北百十三里有堰,下流俱入汉水。”
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神潭河。《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 南屯河在 “县东二十余里。源出巴山,经两河口入巴江”。
唐代石门路上的交通要站。在今云南大关县北洒渔河北岸黄葛附近。唐樊绰《蛮书》卷1:“石门外第三程至牛头山,山有诸葛古城,馆临水,名马安渡。”依《新唐书·地理志》 作马鞍渡。在今云南省大关县西北。唐贞元十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即墨县东部析置,治汤上村(在今山东即墨市东)。1949年迁治店集(今即墨市东北店集镇)。1956年撤销,并入即墨、海阳二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即墨县青烟公
春秋郑邑,名留。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王取邬、刘、、邘之田于郑”。又,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单子、刘子、樊齐
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北九十里白鹅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会昌县西北有白鹅墟。
亦名萨木配林寺、中厢城桑披寺。清康熙八年 (1669) 建,在今四川乡城县西南。系里塘安抚司境内较大剌嘛教寺院。《清史稿·锡良传》: 光绪三十二年 (1906),赵尔丰讨理瑭土司,进攻桑披寺,“尔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