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仙茅山

仙茅山

在今福建罗源县东北十里。明王应山《闽都记》卷32罗源县:仙茅山“在徐公里。两山相连,曰大茅、小茅。大而高峻,嘉树繁茂。相传徐登尝采茅根于此”,故名。


猜你喜欢

  • 尾明山

    在今辽宁灯塔县东。民国《奉天通志》卷75辽阳县:尾明山在“城东北六十里”。产煤。清光绪间开采,属烟台煤矿。

  • 双塔

    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明杨荣《北征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北征,五月“丁丑次环州。戊寅,次双塔。己卯, 次开平”。②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双塔“在卫东

  • 钟 (鍾) 溪桥镇

    在今江苏宜兴市北五十里漕河之滨,与武进县接界。明置巡司于此。

  • 豆沙关

    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清代以来称豆沙关。《清一统志·昭通府》:豆沙关“在大关同知治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前临大河,为下方咽喉”。按,“西南”应为“东北”。该关以彝族守关将领“豆杓”的名字命名,

  • 荷浦桥镇

    一名河埠桥。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

  • 热兰遮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1632年荷兰殖民者于此建热兰遮堡,俗称红毛城。

  • 清化郡

    ①隋大业三年 (607) 改巴州置,治所在化成县 (今四川巴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平昌、通江等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巴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清化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

  • 海康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为合州治。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 “海康郡,频海之东郊也。” 清嘉庆 《海康县志》 序: “粤东以海名县者四,而此独以康名。康者康也,言近海而迪吉

  • 官庄墟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清宣统 《广东舆地图说》 卷1: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

  • 盈口驿

    即今湖南怀化市南盈口乡。《方舆纪要》卷81沅州 “沅水驿” 条下: “又州 (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 东北八十里有盈口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