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马山

五马山

①在今河北赞皇县东。《方舆纪要》卷14赞皇县:五马山在“县东十里,上有五石马,因名。岩隙出泉,甚甘美,名曰白马泉。后魏孝昌末,赵郡豪李显甫,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即五马诸山矣”。

②在今福建明溪县西。《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五马山在县西三十里。五峰周遭连属,其中土地蕃衍,居民殷实。溪水绕流其下。”《清一统志·汀州府》谓五马山“在归化县(治今明溪县)东南二十里”。

③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明《寰宇通志》卷29延平府:五马山“在将乐县治西南。五峰森列,如驰马状”,故名。

④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宋史·李全传》:南宋宝庆元年(1225),彭义斌与大元兵“战于内黄之五马山”。即此。

⑤在今广西平乐县南。《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五马山“在城南府江南岸。突起五峰,中一峰高耸端园,与郡治相对”。

⑥在今四川蓬安县西。《明一统志》卷68顺庆府:五马山“在蓬州北五里。五峰高耸,势若奔马”。

⑦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南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5平凉府崇信县:五马山“状如五马”。故名。


古山名。(1)在今河北省鹿泉市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二年(1128年)二月,“武翼大夫赵邦杰聚忠义乡兵,保庆源五马山寨”,即此。(2)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宋史·李全传》: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彭义斌与蒙古兵“战于内黄之五马山”,兵溃败死,即此。


猜你喜欢

  • 那吉屯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驻地那吉镇。1941年日伪将阿荣旗由红花梁子迁此。“那吉”,鄂温克语意为“鱼窝子”。

  • 普安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普安镇。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置普安土千总。

  • 高平山

    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水经·泗水注》:“泗水南径高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其山最高顶上方平,故谓之高平山。”

  • 野王

    春秋晋邑。即今河南沁阳市。《左传》: 宣公十七年 (前592),“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战国属韩。《史记· 白起传》: 秦昭王四十五年 (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秦置野王县。古邑名。野又作

  • 莲青山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2滕县: 连青山 “形如莲花,亦曰莲峰山。中有泉,南沙河出焉,即漷河也”。《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莲青山 “在滕县东北五十里。山有二: 其一为西莲青,绝顶两

  • 猴矶岛

    即侯鸡岛。在今山东长岛县北。

  • 九江城

    ①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元和志》卷27黄梅县:九江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九江王黥布所筑”。《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九江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晋书》:宁康元年于黥布旧城置新蔡郡。即此”。②即今广

  • 杨陓

    古泽薮名。在今陕西境。旧有三说:一云即弦蒲薮。《尔雅·释地》:“秦有杨陓。”注:“今在扶风汧县西。”《疏》谓弦蒲即杨陓。汧县即今陕西陇县;一云即阳纡。《淮南子·墜形训》:“秦之阳纡。”注:“阳纡盖在冯

  • 玉渊潭

    在今北京市阜城门外三里河路西侧。为元、明、清游览胜地。《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玉渊潭“在府西一十里。元郡人丁氏故池,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其间,为游赏佳丽之所”。今为玉渊潭公园。

  • 媪围县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景泰县东芦阳镇附近。三国魏废。《说文》 作媪闱,《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作温围。古县名。媪围,又作媪闱(《说文解字》)或温围(《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西汉置,治今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