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坝
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一百八十里五里坝镇。山深林密,为南山险要之区。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为县佐。
集镇名。在陕西省城固县南部、牧马河上游。属大盘乡。人口300。以村傍五里长坝得名。地处川、陕古道。主产稻、玉米、油菜籽,并产生漆、核桃、天麻。是县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二里镇、博望镇。
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一百八十里五里坝镇。山深林密,为南山险要之区。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为县佐。
集镇名。在陕西省城固县南部、牧马河上游。属大盘乡。人口300。以村傍五里长坝得名。地处川、陕古道。主产稻、玉米、油菜籽,并产生漆、核桃、天麻。是县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二里镇、博望镇。
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英峪,近荥阳市界。为成皋之关口。《旧五代史·庄宗纪第八》:“帝过罂子谷,道路险狭,每遇卫士执兵仗者,皆善言抚之。”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曲亭乡北。《方舆纪要》卷29滁州:大柳砦在“州西北五十里。元末州人保聚于此。今为大柳树驿”。
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定六年(1233),孟珙大败金武仙于马蹬山,“复令壮士捣王子山寨,斩金将首而出,遂围马蹬,杀戮山积”。即此。在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定六年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芝山“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昔宣州田頵举兵,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晴则还落为石”。②在今江西波
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温泉。《清一统志 · 云南府》: 温泉 “亦名碧玉泉。一名汤池。《滇略》: 滇温泉至多,而州之碧玉泉为冠,四山壁立,中为石坎,飞泉注焉。白云时起,水底可拾针芥。明杨慎云: 温泉
五代唐改须昌县置,为郓州治。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北宋咸平三年(1000) 移治今东平县西南州城镇。宣和元年 (1119)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明初为东平府治。洪武七年 (1374)
春秋时邾地。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二十里。《左传》: 襄公四年 (前569),臧纥 “侵邾,败于狐骀”。杜注: “狐骀,邾地。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即“骀上”。《左传》襄公四年(前569年):“邾人、莒
即今湖北孝昌县东北小河镇。《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九里关”条下:小河溪镇“在县北百二十里。地险僻。《志》云,即王莽时王常起兵处”。明、清置巡司于此。嘉庆间改设县丞。民国设县佐。
亦作建宁县。南朝宋大明八年 (464)改建宁左郡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南齐为建宁左郡治。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