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山城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五女山城。(明)朝鲜郑麟趾《高丽史·恭愍王世家》二十年九月辛亥条:“遣西京都万户安过庆、安州上万户李珣往伐五老山城。”即此。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五女山城。(明)朝鲜郑麟趾《高丽史·恭愍王世家》二十年九月辛亥条:“遣西京都万户安过庆、安州上万户李珣往伐五老山城。”即此。
即今甘肃环县西北山城堡。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继续调集重兵进行围攻。红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一方面对愿意抗日,不
北宋置,属宁国县。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港口镇。《清一统志·宁国府二》:杜迁镇“今有杜迁铺,盖即故镇为名”。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宁国市西北。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元和志》卷25润州句容县:“竹里山, 在县北六十里。王涂所经,涂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旧说云似洛阳金谷。宋武帝初起, 自京口至江乘,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移
西魏大统四年(538)置,属雍州。治所在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礼泉县大部分地。西魏末年改为秦郡。西魏置,治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礼泉县地。属雍州。西魏末改
明正德中置,在今四川广元市南梅树乡。《方舆纪要》 卷68广元县: 梅树关“在梅树岭”。《清一统志·保宁府二》: 梅树关 “在昭化县东南四十里梅树岭大路”。
在今福建福安市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 岩湖嶂 “高广皆数十仞,其平如掌,容数百人。半岩有穴,亦容数十人。下有湖,名曰岩湖”。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海中。《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松下镇” 条: “东有磁澳,为倭寇出入之冲。嘉靖三十八年,议拓寨置城。隆庆三年,始就。周二里。有四门”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元和志》卷30大乡县:“齐右城,在县(治今永顺县东南志司城)东二百一十二里。秦时武安君所筑。”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仙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长夏河在“州南四十里。《志》云,襄水为汉之潜,而长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监利县流入境,东为大马长川,过沙口,又东北过柴林河,至直埠,与汉水合”
在今江苏徐州市南。《方舆纪要》卷29徐州:“广运仓在旧城南三里。永乐十三年建。今圯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