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山

五山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五山“孤峰独出,其下散为五支,联络相属,巍然为群山之长”。

②又名五峰山。在今广东顺德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五山在“县东北二里。有五峰:一曰拱北,二曰华盖,三曰安东,四曰登俊,五曰迎晖,环列如星”。又《清一统志·广州府》:华盖山“在顺德县南半里,又有安东山、迎晖山、登俊山、锦岩山,在县东北,皆高十余丈,五山环列,累累如五星,总名五峰山”。

③在今四川荣县西北。《方舆胜览》卷64绍熙府:五山在“州北。凡五山:以西为上,州治据其首,州学次之,嘉祐寺又次之,天庆观又次之。东郭外东岳祠又次之。州之西北曰凤鸣山,州之西南曰浮图崖,相连如画屏”。《方舆纪要》卷72荣县:凤鸣山,“《志》云:自县治北至县治西南之浮图崖,有五山相连,亦曰五山”。


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五山路中段,北与沙河镇长村相邻,南至广九铁路。因该处山塘为五个山头环绕,喻“五马饮泉”,故名。原是荒山野岭。1925年广东大学在此建农场,1934年中山大学迁此,并渐成圩镇。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为多路公共汽车总站。


猜你喜欢

  • 东河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顺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 金马厂

    在今四川昭觉县东南西溪河东岸。民国《昭觉县志》 卷2: 金马厂 “在县南,距城三十里。铜矿”。

  • 阙林山

    即开林山。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里。《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本郡陆道之所由。” 《隋书·地理志》 襄阳郡谷城县: “有阙林山。”

  • 应天卫

    明置,属南京。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方舆纪要》卷20江浦县:浦口子城“在县东三十里。明洪武四年立应天卫,命指挥丁德筑城于此,周十四里有奇”。后迁北京。

  • 西畴

    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南七里。《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西畴“由城之南绝江而上,西行凡六七里,广六十亩,万松森列,嘉树离立,为李氏田畴。晁公遡记云:有亭、台、斋、馆、泉、石、花、木,盘据一山之上”。

  • 孔子准字池

    在今山东汶上县治堂上。《清一统志·兖州府二》:“《县志》: 自汉唐以来, 中有池,以石为之, 外方内圆,刻鲤鱼四, 环注以水,上不在水面,下不在底, 以示为政者中行之意。”

  • 武定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885)置,治洋州 (今陕西西乡县)。北宋初废。②唐方镇名。天祐二年 (905) 改戎昭军置,治所在均州 (今湖北丹江市西北)。次年废。(1)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 维摩

    又称小维摩。即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彝族乡。为明代维摩州治。民国初小维摩县佐驻此。1944年曾置维摩镇。集镇名。在云南省砚山县北部、维摩后山南麓。人口3903。维摩彝族乡人民政府驻地。彝语维为“

  • 椹川镇

    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椹川镇 “在县东 (西) 南。有巡司。《志》 云: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

  • 四合镇

    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四合乡。《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四合镇“在大竹县”。清设经制外委驻防。乾、嘉间曾设同知于此。(1)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西北部。面积86.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