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京

五京

①唐至德二年(757)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为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合原有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

②唐渤海国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东京龙泉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半拉城子);西京鸭渌府(今朝鲜东北长城里);中京显德府(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兴)。

③契丹会同元年(938)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改南京为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即1012年又改为析津府,今北京市)。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增建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重熙十三年(1044)又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合称为五京。

④金自贞元元年(1153)定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后,除中都外又以会宁府为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子),辽阳府为东京(今辽宁辽阳市),大定府为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大同府为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开封府为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合称五京。


(1)唐至德二载(757年)以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建号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及原有的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并称五京。(2)渤海自大仁秀(818—830年)后在其境内建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渌府。(3)辽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南京为东京辽阳府,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1012年〕改府名为析津),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增建中京大定府,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合称五京。 (4)金贞元元年(1153年)定都于中都大兴府,与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合称五京。


猜你喜欢

  • 白水砦

    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浮镇南。《明史·地理志》兴宁县:“又北有十三都巡检司,后迁白水砦,寻复故。”

  • 旌阳驿

    在今四川德阳市。德阳有旌阳之称。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9德阳县: “县一名旌阳。” 故以名驿。

  • 驼涧

    又名駞涧、驰涧。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十六里戴沟。《方舆纪要》 卷21: 驼涧 “涧水出駞山,因名”。《梁书·陈庆之传》: 大通元年 (527),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援救涡阳,“前军至驼

  • 惠农县

    1942年析平罗县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宝丰 (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以惠农渠为名。1954年迁治黄渠桥 (今平罗县东北黄渠桥镇)。1960年撤销,并入石嘴山市和平罗县。1987年由石嘴山市郊区复置

  • 大宁县

    ①北魏太和中置,属大宁郡。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后废。②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南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县底村。隋开皇初属汾州,二十年(600)移治今大宁县。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二年(

  • 绥德县

    ①西魏大统十二年 (546) 于邱宁谷置,为绥德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清涧河南岸。北周属安宁郡。隋属雕阴郡,隋末废。唐武德二年(619) 复置,移治清涧河北岸,即今清涧县。后属绥州。五代末年废。

  • 福宁府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改福宁州置,属福建省。治所在霞浦县 (今福建霞浦县)。辖境相当今福建霞浦、福安、宁德、福鼎、寿宁等市县及周宁县大部分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福宁州置,

  • 福宁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辖定海、大金二守御千户所。清康熙三年 (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属福建都司。辖定海、大金二千户

  • 章门

    即汉长安城章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水经·渭水注》: “西出南头第一门,本名章门。”

  • 上蓬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