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明洪武初改置乌罗长官司。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治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西乌罗镇。明洪武初改乌罗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明洪武初改置乌罗长官司。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治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西乌罗镇。明洪武初改乌罗长官司。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襄城县南一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大叔以狄师伐周,“王出适郑,处于並”。杜注:“郑南氾也,在襄城县南。”《水经·汝水注》:“汝水又东南径襄城县故城南。……其城南对氾
①西汉钩弋夫人的陵墓。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大圪垯村。《汉书·外戚传》:武帝后元二年(前87),“钩弋倢伃从幸甘泉宫,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昭帝即位,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①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春秋》: 宣公十二年 (前597),“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杜注: “清丘,卫地。在今濮阳县东南。”②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
即荡石。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一带。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建安二十年(215),“(张)郃数犯掠巴界,先主令张飞等进军宕渠之蒙头拒郃,相持五十余日。飞从他道邀郃战于阳石,遂大破郃军,郃失
一名夏台。在今河南禹州市南。《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夏启有钧台之享”。杜注: “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 《续汉书 ·郡国志》:颍川郡阳翟县 “有钧台”。
即今西藏生达县北加隆。藏语意为汉人住地。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打箭炉由霍耳德尔格草地至察木多”,途经“峡隆塔”。
一名圣人岩。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寰宇记》卷44晋城县:“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有双石高标类人形。”在河南省中西部鲁山、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为外方山主峰,最高峰蛤蟆石,海拔 2153 米。为汉水、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左传》:文公七年 (前620),晋御秦,“赵盾为中将,先克佐之; 荀林父佐上军; 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又八年,“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皆
宋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北二十里八舟。元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八舟蛮夷长官司。
①又名清凉山。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隅。主峰北台顶, 海拔3058米。《寰宇记》卷49引《水经注》云:“五台山五峦巍然, 故谓之五台山。”山中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等,是我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