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湖戍
亦作乌湖镇。唐贞观十八年(644)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乌湖戍在县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亦作乌湖镇。唐贞观十八年(644)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乌湖戍在县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即今广东东莞市虎门镇西北蛇头湾。扼虎门之口,为海防要地。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头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蛇头湾炮台汛”。
即今安徽界首市。清光绪 《大清帝国全图》: 安徽太和县西北有界首集。1946年设界首县于此。旧名界沟。即今安徽省界首市。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刘锜追击金兀朮至此,划沟为界,故名。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5西秦录: 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晋泰始初率户五万迁于夏缘,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水经·河水注》: 高平川 “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
①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建昌府置,属罗罗斯宣慰司。治所在建安州 (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冕宁、西昌、普格以东,大凉山、金沙江以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建昌府。②
亦作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西辽属地。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克千山南麓。元耶律楚材《西游录》:“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擒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擒园囿,由此名焉。”即此。后为察合台汗国都城。相传在16世纪初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权分歙县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仙居村附近。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与宁州建宁郡之新定县重名而改为遂安县。②唐武后久视元年 (700) 置
①在今甘肃礼县东南三十里。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礼县:水磨川“地有水磨故名。今新置有店铺,乃蜀陇孔道”。②一名郭河。即今甘肃永昌县、金昌市境之金川河。《方舆纪要》卷63永昌卫:水磨川“水势汹激,能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武城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山东武城县东。大业初属清河郡。唐属贝州。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移治今武城县。《元和志》卷16历亭县:“遥取汉历县为名。”元至元二年(1265)废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大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格桑土百户。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土鲁番,回回种,田产各色果品树木。西北有委鲁母。” 宣统 《新疆图志》 卷1: “乌鲁木齐,谨案 《天下郡国利病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