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西岸镇。明置巡司于此。(1)古地名。在今广东省连州市西北。明洪武二年(1369年)于此置巡检司。(2)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西南部。属万泉镇。人口 1080。位于万泉河西岸,故名。主产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五曲中。高可六十余丈。峰下为紫阳书院,即朱熹讲学处。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大隐屏峰,“其峰夷上锐下,拔地峭立如屏,武夷精舍在其下”。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一百里羊山后。《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走马岭寨“在县东北九十里。又东北十里有羊山寨”。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69黔江县: 栅山 “两山壁立若门,中宽衍,有平陆数顷,可以耕屯”。
唐天宝元年 (762) 改方与县置,属鲁郡 (后改兖州)。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集。《元和志》 卷10鱼台县称: “因县北有鲁君观鱼台,故名。” 元属济州,至元二年 (1265) 并入金乡,三年 (
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三十四里乔口镇。《资治通鉴》: 五代后周广顺二年 (952) 十月,吴越伐南唐,“甲午,(王) 逵等克桥口及湘阴”。在今湖南省长沙市郊。《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吴越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56永州: 福田岭 “与黄溪相近。崖壁斗绝,中有孤峰峙立,望之一塔岿然,可千余丈,故 《志》 谓之阿育王塔,故名福田”。《方舆纪要》 作 “福田山”。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太谷县东三十五里。《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前627),“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又昭公二十三年(前519),晋执叔孙婼,“乃馆诸箕”。皆此。一说狄乃白狄,白狄在西河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南定结。《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丁吉牙城“在日喀则城西南四百十里”。
①在今安徽滁州市西。《舆地纪胜》卷42滁州:丰山“《丰乐亭记》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在清流县西南五里。上有汉高帝庙。唐梁载言《十道四番志》:滁州有丰亭山,疑即此山。又按:晋、宋、齐《地里志》:汉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