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海郡

临海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分会稽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临海县 (今浙江临海市)。宋 《嘉定赤城志》 卷1: “取郡东北临海山而名。” 寻徙治章安县 (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辖境当今浙江灵江、瓯江、飞云江流域全部市县。东晋太宁元年 (323) 后辖境渐小。南朝梁尝改赤城郡,寻复旧。陈又改章安郡,寻又改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 废。唐天宝元年 (742) 改台州为临海郡,治所在临海县 (今浙江临海市),乾元元年 (758)废。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析会稽郡置,治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城关镇大固山),不久移治章安(今临海市东南)。属扬州。辖境约当今浙江省象山港以南,天台、缙云、丽水、龙泉以东地区。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台州为临海郡。


猜你喜欢

  • 吉万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安民县置,属绥州。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南。大业三年(607)省入上县。古县名。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安民县置,治今陕西省延川县延水关镇。大业元年(605年)废入上县。

  • 苦成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左传》:成公十四年 (前577),“卫侯饗苦成叔。宁惠子相。苦成叔傲。宁子曰: 苦成家其亡乎……”。《国语·鲁语一》: “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时矣。

  • 青台山

    又名笔架峰。在今湖南炎陵县北十里。《明一统志》 卷64衡州府: 青台山 “形如笔架,为一邑壮观”。

  • 圣安寺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南横街西口路北。创建于金章宗天会年间。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修,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后,复名圣安寺。大殿内供奉明代脱沙三世佛,东、西、北三面墙上有佛教故事题材

  • 林坝场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临巴镇。清同治 《渠县志》 卷4: 林坝场在 “县东三十里”。

  • 和什山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 和什山 “在叶尔羌东南,奇勒扬山东北,叶什勒河发源东麓”。

  • 土门岭

    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北、九台市东之大黑山山脉。民国《吉林新志》:永吉县有土门岭。向为吉林、长春间往来要冲,层峦叠嶂、绵亘数十里,越山通行处,山势夹道为门,故名。岭西为土门岭镇。

  • 渡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后废。

  • 陕州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治所在陕县(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洛宁、渑池、灵宝等市县及山西运城、平陆、芮城等市县地。十八年 (494) 废。东魏天平初复置。隋大

  • 都宁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纳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乾元元年 (758) 改为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