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新唐书·地理志》:广州南海郡有“屯门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安县“梧桐山”条下:朴渡山,“《纪事》云,东莞南头城,古之屯门镇。……唐置屯门镇兵,以防海寇。天宝二载,
1913年3月由闽县、侯官两县合并置,取两县首字为名。为福建省会。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其后为闽海道治。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4年改名林森县。1933年11 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在福州城
即今贵州遵义县东南张王乡。《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张王坝在府东南百里,黔帅李应祥败杨应龙之兵,屯张王坝。”即此。即今贵州省遵义县东南张王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应龙,贵州总兵
①唐置,即今云南通海县。为控制今滇南一带的重地。南诏于此置通海城。②北宋置,属虹县。在今安徽泗县东二十六里通海乡。据传有一泉眼,曾流出海螺、海鳝化石,以为泉通东海,故名通海。为唐宋汴河沿岸重镇。③即今
①东汉中平五年 (188) 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北鸳鸯镇东。北魏改属广宁郡。北周属陇西郡。隋废。②三国吴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十五里遂川江口。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名
西汉神爵二年 (前60) 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长宁驿古城。《水经· 河水注》: 河关县 “盖取河之关塞也”。东汉改属陇西郡。西晋初废。惠帝复置,属狄道郡。《晋书
又名屈顿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蔚州城 “后魏末侨置蔚州,迁蔚州民居此。后周废。《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汉武帝于汾隄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废坏。后魏于其地侨置蔚
即今浙江洞头县北大门岛。《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卢佶闻钱传璙等将至,将水军拒之于青澳”。《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 青澳山在 “府东二百里海中,两山对峙如门,亦名青澳门”。古岛名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平谷县: 碣山 “在县东五十里,峰峦峭拔,林谷深邃”。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属台东州。治所即今台湾花莲县。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厅废。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于花莲港置,治今台湾省花莲县。属台东州。1945年改为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