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阳山

中阳山

即上界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许慎《说文解字》:“水, 出南阳舞阴中阳山。”


猜你喜欢

  • 三皇峁

    在今陕西子洲县西。清光绪《绥德州志》卷2:三皇峁“在城西八十里。上有颖山寨。今加修筑,更名光明寨”。

  • 冈山镇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冈山镇。原名阿公店。日本占领期间改名冈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冈山镇。因附近有大小冈山为名。《清一统志·台湾府》:大冈山“在台湾县南八十余里。山顶险峻,上有巨冈,可望不可登

  • 朗池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果州。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北。《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以临古朗池为名。” 天宝初属南充郡,乾元初复属果州。宝应元年 (762) 属蓬州,贞元元年 (785) 移于歇

  • 江南东道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置,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福建二省以及安徽歙县、绩溪、休宁、祁门、黟县与江西婺源、玉山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废。唐十五道之一。唐

  • 巴川县

    唐开元二十三年(754)割石镜县之南、铜梁县之东地置,属合州。治所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寰宇记》卷136巴川县:“以地在巴川故为名。”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元初废入铜梁县。古县名。唐开元

  • 石纽山

    在今四川汶川县(威州镇)西南四十里飞沙关。《新唐书·地理志》:石泉县有石纽山。《舆地纪胜》卷152石泉军:石纽山,“《志》云:石纽山‘禹之所生也’。《华阳国志》云:‘夷人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畏禹之

  • 白道坂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二铺村一带。《辽史·地理志》:德州“有白道坂”。

  • 石淙山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五里。峰峦叠耸,溪水绕流,为一邑奇观。山上建有三阳宫。唐武则天与群臣会饮于此。《方舆纪要》卷48登封县:三阳宫“在县西二十里石淙山。武后圣历三年建, 自是数幸焉。长安四年毁”。古

  • 十万山

    ①即今广西上思县南,与防城港市交界之十万大山。《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十万山“在州西南八十里,群峰巑岏,百溪分注, 明江之源出焉”。《明史·广西土司传》:洪武二年(1369),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

  • 定远州

    ①蒙古至元四年 (1267) 改武胜军置,属和溪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二十四年 (1287) 降为定远县。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牟州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