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京

中京

①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南齐书·明帝纪》:建武二年(495)十二月丁酉诏曰,“昔中京沦覆,鼎玉东迁”。即此。

②唐至德二年(757),以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中京。因在东京洛阳和西京凤翔之间,故名。上元二年(761)改名西京。

③唐渤海国以显德府为中京(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一说即今桦甸市东北苏密城)。《新唐书·渤海传》:“其南为中京,曰显德府。”

④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为辽五京之一。故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金贞元元年(1153)改称北京。《辽史·地理志》 中京大定府:“(统和)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中京遗址尚存,城中有大明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⑤金兴定元年(1217)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金史·宣宗纪》:兴定二年(1218)二月甲辰,“免中京嵩、汝等州逋租”。


(1)东晋和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相沿用到初唐、盛唐。(2)唐都长安,自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至德二载(757年)建凤翔为西京,改称长安为中京。上元二年(761年)复称西京。(3)渤海以显德府为中京。一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西南敖东城;一说即今吉林省和龙市。(4)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此后中央政府常设机构移至于此,常为辽帝驻跸之所,成为辽代后期一百一十多年事实上的首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城。金初仍旧称,贞元元年(1153年)改称北京。(5)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为金昌府,治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建号中京。

辽中京城遗址


猜你喜欢

  • 大兴集

    即今江苏宿迁市东南三十八里大新镇。清同治《宿迁县志》卷13:大兴集“在治东南四十里”。

  • 杨吉河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3安庄卫:杨吉河在“卫西南十五里。下流注于白水河”。

  • 太原仓

    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南四里。《寰宇记》卷6陕县:太原仓“隋开皇二年置,以其北临焦水,西倚大河,地势高平,故谓之太原。周回六里”。唐改隋常平仓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周围6里,西俯太河,地势高平

  • 阙西县

    南朝宋改厥西县置,属随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 南齐属随郡。 北魏改㵐西县。古县名。南朝宋改厥西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属义阳郡。北魏改名㵐西县。

  • 药 (藥) 山县

    南朝梁置,为药南山治。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西南。隋开皇中改为安乐县。

  • 令狐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 晋公子重耳从秦返国,“济河, 围令狐, 入桑泉, 取臼衰”。文公七年(前620),晋人“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均此。②在今河南杞

  • 弹子石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岸弹子石。清乾隆《巴县志》 卷2: 弹子石 “岷江南岸”。为南岸渡江入市主要津渡之一。

  • 交趾布政司

    明永乐初,安南黎季犛篡陈,又杀明大理卿薛嵓。四年(1406),张辅、沐晟等进军其地。次年(1407),设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交州府(今越南河内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以北地区。宣德二年(1427),黎利

  • 循德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严州置,治所在来宾县 (今广西来宾县东北城厢)。辖境相当今广西来宾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严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严州置,治来宾县(今广西来宾市东南旧来宾)。辖

  • 东牟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牟平区宁海镇。高后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侯国。《汉书·地理志》 东牟:“有铁官、盐官。”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改东牟侯国为县,治今山东省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