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堡
①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庆历元年(1041),民乏饮水,麟府将张亢“以(府)州东焦山有石炭穴,为筑东胜堡”。即此。
②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清太祖实录》卷7: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辽阳既下,其辽东之三河、东胜……河东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薙发降”。即此。
北宋康定间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
①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庆历元年(1041),民乏饮水,麟府将张亢“以(府)州东焦山有石炭穴,为筑东胜堡”。即此。
②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清太祖实录》卷7: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辽阳既下,其辽东之三河、东胜……河东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薙发降”。即此。
北宋康定间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卷33平茶洞长官司:岑仰山“在司治西。巍然拔秀,仰望可爱”。
元置,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北六十里长江北岸史坝。明改为史坝驿。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中威坪岛附近。后为浙、皖间重镇。东汉至隋先后为始新县、新安县治所。
①即今广东佛冈县驻地石角镇。清嘉庆十六年(1811)为佛冈厅治。1914年为佛冈县治。道光《佛冈厅志》卷1:“治西廓外二里许设石角墟。”②即今广东花都市(新华镇)东流溪水滨石角村,隔河与广州市接界。清
1914年由滇南道改置,属云南省。治思茅县 (今云南思茅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墨江、江城、勐腊以西,沧源、双江、临沧、景东、新平以南地区。1929年废。1914年6月由滇南道改名,治思茅县(今云南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和平镇,位于练江之滨。明于此置河泊所,清设把总驻防。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之哈拉哈河。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登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
在今陕西汉阴县西三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89引《元和志》云:方山关,“(唐)贞观十二年置,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西驿站”。《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二年(1132),“金人攻方山原,陕西统制杨政援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珠坑镇。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移滨江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