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省
1940年伪满置,省会在密山县(后改为东安市,今黑龙江省密山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密山、鸡西、虎林、宝清、饶河、勃利、鸡东、七台河、林口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1940年伪满置,省会在密山县(后改为东安市,今黑龙江省密山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密山、鸡西、虎林、宝清、饶河、勃利、鸡东、七台河、林口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①即东阳山。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七十余里。《方舆纪要》卷21盱眙县:云山“一名东阳山,盖以旧县而名。上有天井,冬夏皆水深五丈许”。②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南湖北岸之昆山。《方舆纪要》卷28宣城县“麻姑
唐开元二年(714)置,在今山西河津市西黄河滨。唐开元二年(714年)置。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黄河滨。《唐书·地理志》龙门县“有龙门仓,开元二年置”,即此。
现名西古城。即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西古城。夏至春秋时六国、汉之六安国均建都于此,是一座具有四千年历史的古城遗址。又称白沙关。在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北,西接红安县界。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吴子阳被
金大定七年(1167)改长青县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二十里大白登镇。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 后复置白登县。二十五年(1288)属大同路。明洪武初废。古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移风山 “梅山瑶人于此从化,名取移风易俗之义”。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印文石”条:印心石“两岸岩峙如门,此石四面独方,浮出于石门潭内,俨如一印”。道光十六年(1836),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印心石室”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新宁州: 狮子岩在 “州西北十里。山半有洞,洞口宽数十丈。稍入则邃曲空旷,称为奇胜”。
唐天宝元年(742)改东阳县置,属蜀郡。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元和志》卷31灵池县:“因县南灵池为名。”至德二年(757)属成都府。北宋天圣四年(1026)改为灵泉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
五代晋天福八年(943)置,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
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六十里下东镇西南兴隆村。初名乌虎村。明嘉靖中筑土城,寻为徐仁器所据,隆庆中平徐仁器,因名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