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胜利县治此。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胜利县治此。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境。《方舆纪要》 卷27贵池县 “乌石山寨” 条下: “又城山寨,在府西百三十里。元末,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遂为乱。至正二十年,我师取建德,以友贤归。二十二年,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筑,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定边县南。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筑,在今陕西省定边县南。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惠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二十里察罕城。永乐元年(1403)废。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惠州置,治今河北省平泉县西南会州城。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平泉县南部
在今浙江四明山一带。《山海经·南山经》:“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郭璞注:“今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以为名。”古山名。约在今浙江省余姚市东南车厩乡境。《山海经·南山经》:“句余之山,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东奔峡在“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基隆市。以鸡笼为名。在台湾省本岛最北部,北临东海。面积132.3平方千米。人口39.2万。辖中山、安乐、七堵、暖暖、仁爱、信义、中正7区。市政府驻中正区。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与苍南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九峰隘在“县东南百六十里,平、泰二邑往来之咽喉也”。
东汉建安四年 (199) 分章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元和志》 卷26: 松阳县 “有大松树,大十八围,因取为名”。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改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清一统志 · 惠州府》: 玳瑁山 “在龙川县东南八十里,接嘉应州长乐县界。石多黑点,状如玳瑁”。在福建省西南部。北起紫云洞山,南与粤东北山地相连,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150千米。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89兴宁县: 和山堡在 “城东十里。内有小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