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都镇

三都镇

即今江西铜鼓县东北三都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南铜鼓营东北有三都。


(1)在浙江省建德市东部、新安江南岸。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2000。旧名翁村街。清制为第三都地,故名。民国时置镇,1949年改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产稻、茶叶、蚕茧、淡水鱼、柑橘。是建德市水产养殖基地。有食品、服装、电镀、机械、铸造、制伞等厂。农贸集市兴旺。公路通市区。名胜有龙门山和龙门瀑布,东晋开国侯宋兴故里。(2)在浙江省诸暨市西北部、浦阳江西岸。面积72.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4000。清时地属第三都,故名。1956年为三都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置三都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1992年白门、红门、丰山、唐山四乡并入。境内西部为丘陵,东部为河谷盆地。产稻、茶叶、蚕茧、草莓、淡水鱼等。工业以建材、轻纺、电子电器为三大支柱。有工业电子、电子元件、电声器材等厂。有贡缎专业市场。浙赣铁路经此并设站,公路通市区。(3)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部、三沙湾内三都岛。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松岐,人口690。明设都图,列为三都,故名。1958年由飞鸾乡析置三都公社,1980年改乡,1984年置镇。为福建省重要渔港之一。港湾水深,风景优美,为深水避风港。工业有造船、水产加工、渔业机械、瓷器等。有环岛公路,并经轮渡达对岸接飞礁公路。名胜有仙人画等。(4)在江西省铜鼓县中部。面积259.6平方千米。人口1.8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780。宋代陈姓建村,清乾隆时属义宁州上武乡二十三都,简称三都。1949年设三都乡,1958年设高峰公社,1959年分设三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2001年西向乡并入。主产稻。森林资源丰富,产香菇、茶叶。有化工、农机、木竹制品、罐头食品等厂。修铜、上铁等公路经此。(5)在江西省修水县东北部、修水两岸。面积94.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4000。沿用古区划名,称三都市,又名三都街、三都镇。1949年属梁口等乡。1958年设太阳升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设镇,1995年改名三都镇。为县粮食、油菜籽、油茶重点产区,盛产大豆、芝麻、花生、柑橘等。有农机、印刷、纺织器材、粮油加工等厂。是县东北部最大集市,柯龙公路经此,为修三公路终点。修水通航。(6)在湖南省耒阳市东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牛脑头,人口2740。以驻地旧为三都得名。建国初属耒阳县七区,1956年设乡。1958年成立三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5年石准乡并入。主产稻。矿产以煤为多。有煤矿、渔场、林场、药材场等。设有圩场。有公路接耒攸公路。(7)在湖南省资兴市西北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4.9万。按旧时行政区划,此地为第三都,后袭为地名。1949年属郴侯区。1956年为三都镇。1958年属蓼市公社,1960年为三都公社。1961年划属东江市。1962年置三都镇。主产稻、蔬菜。煤藏丰富,享“煤田”之誉。有洗煤、耐火材料、塑料、陶器等厂。资兴矿务局设此。京广支线郴三铁路经此设站。公路南通市区、北通永兴县鲤鱼塘。镇内老街有1928年三都苏维埃政府旧址。(8)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中部偏西。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3.2万,95%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三都街,人口1650。因清初为三都巡检司得名。1950年为柳江县五区,1957年设三都乡。1958年为三都公社,1959年改工农公社,1962年改三都区,1969年复三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稻、甘蔗、玉米、花生、柑橙等。手工艺以竹壳凉帽著名。有化工、石粉、农机等厂。设有农贸市场。322、323国道横贯境内。(9)在贵州省惠水县西部、石厂坡西麓、涟江畔。面积72.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村,人口4200。三都系布依语音译,意为“三处堵水的地方”,涟江至此形成三道水塘,故名。明为金石番长官司地。1932年置三都镇,1950年废。1963年置三都公社,1984年复置镇。1991年金石乡并入。为惠水粮油产区。产柑橘。是县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


猜你喜欢

  • 大盈江

    在今云南腾冲、梁河、盈江县境。元代称今盈江新城以下为大盈江。明代以来通名大盈江。《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大盈江“有三源:一出赤土山,流为马邑河;一出巃��山,滀

  • 鄞江桥街

    旧名小溪。即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鄞江桥街 “距城五十五里”。

  • 迭甫站

    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木吉百一十 (里) 迭甫。” 明称海洋站。

  • 修阳县

    北魏置,属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北。北周为析州治。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北。属淅阳郡。北周废。

  • 平定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山西平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昔阳等县地。金大定二年(1162)升为平定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广阳砦(今山西平定县东南)。四年

  • 石人城子

    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北石人镇。民国《呼兰府志》卷1:“石人城子,(距)府九十里。”

  • 大城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治所即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所城。清乾隆六年(1741)移黄冈协右营守备驻此。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饶平县东南。属广东都司。清乾隆六年(1741年)移黄冈协

  • 普乐郡

    北魏置,为灵州治。治所在回乐县 (今宁夏吴忠市北)。辖境相当今宁夏吴忠市及中宁县灵武县地。《北齐书·刘丰传》: “刘丰,字丰生,普乐人也。……破六韩拔陵之乱,丰以守城之功,除普乐太守。” 隋开皇三年

  • 南怀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怀州置,治所在河内县 (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沁阳、焦作二市及博爱、修武、武涉等县地。天德三年 (1151)复名怀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怀州置,治河内县(今

  • 邛部

    亦作邛部川。唐、宋四川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之一。宋代为黎州属部。住牧在今四川越西县境。《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开宝)四年,黎州定远兵士构叛,聚居鹿角溪, 阿伏令弟游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