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叠泉

三叠泉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后。《清一统志·南康府一》:三叠泉“其泉下注盘石,三叠而后至地,亦名三级泉。游者谓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玉摧水,下级如五龙走潭,真天下绝景,非谷帘双瀑所可方”。


又称三级泉、水帘泉。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谷会仙亭旁。据《桑记》记载:三叠泉之水“出自大月山下,由五老背东注焉。凡庐山之泉,多循崖而泻,乃三叠泉不循崖泻,由五老峰北崖口,悬注大磐石上,袅袅而垂练,既激于石,则摧碎散落,蒙密纷纭,如雨如雾,喷洒二级大磐石上,汇为洪流,下注龙潭,轰轰万人鼓也”。泉水垂直飞泻而下,落在大磐石上,经过两次折叠散而复聚,再曲折回绕,又往下泻,谷风吹来,泉水如冰绢飘洒空中,在阳光下,五光十色,晶莹夺目。泉下为观音崖和观音洞,洞下即绿水潭,潭畔岩石上刻隶书“竹影疑踪”四字。元书画家赵孟頫《水帘泉诗》:“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即此。

三 叠 泉


猜你喜欢

  • 龙华场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龙华镇。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龙溪乡在“县西北八十里,有观音、龙华二场”。咸丰元年(1851)设平安营于此。

  • 乌通山

    在今云南镇雄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73镇雄军民府:乌通山在“府北五里。蛮语首曰乌,立曰通,谓此山巍然独峙,如人翘首而特立”。

  • 义城台

    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三十五里。《寰宇记》卷129霍邱县:“废义城在县北四十里。《地理志》云:宋高祖立,亦名三固县,后废县立戍。”《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义城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高十丈, 广八十丈。亦

  • 团溪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南团溪镇。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团溪水在“城南八十里”。

  • 黄檗山

    又作黄蘖山。在今江西新干县西。《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黄檗山 “在县南 (西) 二十里。唐权载之有 《黄檗馆遇雨》 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黄蘖山 “在县西二十里,临江。县

  • 曹镇

    清置,属宝丰县。即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二十四里曹镇乡。

  • 率芒溪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寮乡南士文溪。连横 《台湾通史·疆城志》 凤山县: “率芒溪为凤(山)、恒 (春) 之界。” 《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恒春县: “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于海。”

  • 阳都县

    ①西汉置,属城阳国。治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里砖埠镇东二里孙家黄疃。东汉属琅邪国。东晋废。②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分雩都县置,属庐陵南部都尉。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五十里白鹿营。西晋太康元年(280)

  • 汝河

    在今陕西紫阳县东南三十八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汝河“发源县南界岭,北流入于汉”。又称南汝河。洪河支流。在河南省东南部。《水经注》:“汝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源出泌阳县北,东北流到遂平县折向东

  • 永泉铺

    即今湖北南漳县东南十四里涌泉镇。清有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