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
在今安徽肥东县南三十二里,店埠河入南肥河口处。《梁书·韦叡传》:“魏人乘胜至叡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叡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即此。
古水名。又称三汊、三汊河。在今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北。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韦睿攻北魏合肥,魏兵势盛,诸将或欲退保三叉,即此。
在今安徽肥东县南三十二里,店埠河入南肥河口处。《梁书·韦叡传》:“魏人乘胜至叡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叡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即此。
古水名。又称三汊、三汊河。在今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北。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韦睿攻北魏合肥,魏兵势盛,诸将或欲退保三叉,即此。
北宋元符三年 (1100) 于啰抹通城置,属湟州 (后改乐州)。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五里湟水北岸。 《宋史·地理志》 乐州: 通湟砦, “故啰ȼ
亦名干镇。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南干驿镇。《清一统志·安陆府》:干滩镇巡司“在天门县东南。明成化十三年置,本朝因之”。
在今湖南益阳市东。《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烂泥湖 “在益阳县 (今益阳市) 东五十里。南受宁乡华林港之水,北入乔江”。在湖南省东北部益阳市与湘阴县之间,湘江与资水尾闾处。原为凤凰、来仪二湖,水面广阔
即今山东临邑县治。北宋建隆三年(962)临邑县迁治于此。(1)古镇名。即今山东省临邑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移临邑县于此。(2)今镇名。在山东省济阳县西南部。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4.95万。镇
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北五里。《方舆纪要》卷59伏羌县: 散渡河 “源出通渭县之十八盘山,曲折流入县界,至此入渭”。
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0归德州: 润山堡,“ 《图经》 云: 在州 (故治在今归德) 东”。
又名练渠、练圻河。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原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练祁塘“自县治中分,曰东西练祁。相传昔时水澄如练,亦名练川。今自顾浦纳淞江之流东折贯于吴塘,又东过盐铁塘,贯县城而东抵罗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六十八里上庄附近。唐显庆三年(658)建。《新唐书·地理志》 寿安县:“西二十九里有连昌宫。”元微之有连昌宫词。
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清一统志·永春州》:邱店寨“在德化县。《旧志》,在县西北四十里尤岭下。宋大中祥符间, 以其地当德化、安溪、永春三县之交,置三县巡司,以土军守之。今废”。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二十三里。《舆地纪胜》卷28袁州:毛仙山,“《方舆记》云:昔人行过此山,逢一人遍体有毛,言词聪智,异于凡人,故名”。《方舆纪要》卷87:毛仙山“宋时置毛山驿于山下,为往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