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河渠书》及《汉书.沟洫志》均载: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害,分岷江为内外二支,筑都江堰,大兴水利。又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传说李冰与次子在灌口(今四川 灌县)凿离堆时,有龙为
《易.系辞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宋岳飞《辞宣抚副使札》:“兼招讨使,权不为不重,若更加以甚高非常之宠,必起负乘斯夺之悔,所有宣抚副使恩命,实
同“调鼎”。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天雨花》一回:“长成必定功名显,调和鼎鼐济苍生。”述宾 在鼎鼐中调和五味。比喻宰相治理国家。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
意谓祸福的到来,本非命中注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主谓 祸与福无定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唯人所召。”△多用于指祸福的到来无定数。→祸福无常【词语祸福无门】 成
同“文君沽酒”。唐李瀚《蒙求》诗:“绿珠坠楼,文君当垆。”
同“娥月”。唐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之二:“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词语娥轮】 汉语大词典:娥轮
《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后因以“手口之泽”指父母遗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词语
《论语.季氏》:“困而学之,又其次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困,谓有所不通。”本指有所不通才学习,后用以指刻苦学习。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词语困学
《晋书.羊祜传》:“咸宁初,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耳。’益州刺史王濬,小字阿童,因表留监诸军事,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
源见“泥封函谷”。谓防守严密。明张煌言《山头重建海塘碑记》:“当我国家盛时,海波不扬,邑多贤长吏。而滨海丸封,又鲜戎马骚驿。”【词语丸封】 汉语大词典:丸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