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彭殇

齐彭殇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彭祖,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寿八百岁。殇子,幼年早死者。齐,等量齐观。对于这段话的含义,我们试作出如下解说:天地间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生命,就其形体而言,本各有大小;就生命存在延续的时间看,也各有长短寿夭。但庄子认为,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物的存在是深奥无极的,它们的某些属性概念恰恰又是相对的。因此,大山形体虽大,不为极至有余;秋毫虽小,也不为绝小而不足。从这种相对论的道理去推论,若以事物足天性而言,对于更为微小者来说,秋毫未尝不可视为大;若以“无余”为小,对于更为宏大者而言,则大山也未尝不可视为小。同样的逻辑,殇者虽殇,亦可视为寿;彭祖虽寿,亦可视为夭了。庄周的这种观点,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朴素唯物论思想方法外;同时也暴露出他“无是无非”,混淆了事物之间不同质的界限,追求“乐天安命”、“无为而治”,宣扬“出世思想”,从而又反映出过分追求“玄虚”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后因以“齐彭殇”为将死生寿夭等量齐观的典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此反用其事,言人都兴感于死生寿夭,对庄子的观念提出了否定。清.沈起凤《谐铎》卷十:“壶中日月虽长,一弹指顷耳,齐彭殇之论,洵非妄作。”壶中日月,指道家生活。洵,诚然,实在。


猜你喜欢

  • 宿舂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因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周书.韦孝宽传》:“常以边外之军,引其腹心之众。我无宿舂之费,彼有奔

  • 嵇生不遭逢

    源见“王烈髓”。指无缘得道成仙。唐胡曾《咏史诗.葛陂》:“莫道神仙难顿学,嵇生自是不遭逢。”

  • 曹娥

    源见“孝女寻尸”。泛指孝女。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曹娥。”【词语曹娥】   汉语大词典:曹娥

  • 姬旦制礼乐

    《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周朝姬旦,周文王子,封于鲁。他代成王摄政多年,据说周朝礼乐制度都是他制订的。后遂用为

  • 枘圆凿方

    同“方枘圆凿”。《好逑传》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见“枘凿方圆”。《好逑传》15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入于参差。”【词语

  • 鸿陆

    源见“鸿渐”。指高位。北周庾信《小园赋》:“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升。”《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毛

  • 龟山蔽鲁

    《乐府诗集.龟山操》题解引东汉.蔡邕《琴操》:“《龟山操》,孔子所作也。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此曲,以喻季氏若龟山之蔽鲁也。”相传,春秋时鲁国执政大臣季桓子接纳齐国的歌舞伎人,

  • 水深火热

    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齐宣王进攻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孟子道,有的人叫我不要吞并它,有的人劝我吞并它。拿一个万乘大国去攻打另一个万乘大国,仅五十天便攻下了它,人力是做不到的。看来,不吞并它,一定会天

  • 槐黄

    同“槐花黄”。宋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槐黄灯火困豪英,此去书窗得此生。”【词语槐黄】   汉语大词典:槐黄

  • 令公香

    同“令君香”。唐李颀《寄綦毋三》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词语令公香】   汉语大词典:令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