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人乞墦

齐人乞墦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女子之夫)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同返)。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音kàn,窥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邪迤而随,不使发觉)良人之所之,遍国(这里指城)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音fán,墓塚)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知之也,施施(喜悦自得)从外来,骄其妻妾。”

乞墦,原是指向祭墓的人乞讨吃食。齐人每天到墦间去乞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每次回到家中,还兴冲冲表现得骄气十足。这适足以看出其内心的虚荣与卑劣。孟子用这个故事,旨在讽刺那些屈身辱节以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实与乞墦的齐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应当受到世人的鄙弃。

后因以“乞墦”喻指屈身辱节以求达到某种个人目的下贱行为。宋.陆游《叹俗》诗:“风俗陵夷日可怜,乞墦、钳市(见本书“设醴钳市”)亦欣然。看渠皮底元(同原)无血,那识虞卿、鲁仲连?”又《薪米偶不继戏书》诗:“世间大有乞墦人,放翁笑汝骄妻妾。”


【典源】《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 (fan) 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今译】 齐国有个人有一妻一妾,共住一处,这个人出去,一定吃得酒足饭饱才回家,妻妾问起跟他一起吃喝的,说都是富贵之人。他妻子对妾说:“丈夫出去,每天一定醉饱才回,问与他共饮食的,都是富贵之人,却从不见有显贵来我们家里。我要去看看他都去些什么地方。”早晨起来,妻子悄悄在后面跟着丈夫,见一城没有与他交谈的。最后他走到东郭坟地里,向祭祀的人乞讨祭余的酒肉供品,不够,又四处张望再找另一家,原来这就是他吃得醉饱的门道。他妻子回家告诉了妾,说:“丈夫,是我们要依靠他过一生的,今天才知道是个这样的人!”妻妾两人痛骂丈夫,在院子里相对哭泣。而她们的丈夫还不知道,美滋滋地从外边回来,又向妻妾炫耀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毫无廉耻,乞求利益。

【典形】 墦间得醉、墦乞、骄妻妾、乞墦、乞墦祭、乞祭人、人乞祭余、笑齐人、忍耻墦间祭、乞墦客。

【示例】

〔墦间得醉〕 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墦乞〕 明·徐渭《旱甚久不应祷》:“渐少墦乞骄,而多褐夫惴。”

〔骄妻妾〕 宋·陆游《薪米偶不继戏书》:“世间大有乞墦人,放翁笑汝骄妻妾。”

〔乞墦〕 宋·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

〔乞墦祭〕 宋·陆游《新秋感事》之二:“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乞祭人〕 宋·王安石《破冢》之一:“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年乞祭人。”

〔人乞祭余〕 宋·黄庭坚《清明》:“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笑齐人〕 清·蒲松龄《尾犯·戏作》:“举世笑齐人,不道世人,反出其下。”


猜你喜欢

  • 木巳拱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春秋时,秦穆公出兵伐郑,遭到蹇叔反对,他哭着说将看不到秦师归还。穆公很生气,骂道

  • 青田翁

    同“青田鹤”。明陶宗仪《辍耕录.雕传》:“闻蓬莱之巅,有胎仙焉,胎仙名鹤,号青田翁。”【词语青田翁】   汉语大词典:青田翁

  •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词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成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汉语大词典: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 腰艳楚

    同“腰围胜楚”。宋吴文英《木兰花慢.重游虎丘》词:“年年,叶外花前,腰艳楚,鬓成潘。”

  •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

  • 周何累

    同“周妻何肉”。明王思任《游秘魔岩》诗:“所愧周何累,未得洗宿根。”

  • 昭文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后以“昭文”谓显扬文采。唐 张何《授衣赋》:“是以带裳表俭,黻冕昭文。”【词语昭文】   汉语大词典:昭文

  • 胡椒八百石

    石即古代之斛(hú胡),为量器,故此典亦称“胡椒八百斛”,“藏椒八百斛”。比喻官吏贪脏枉法,聚敛钱财。典出唐人元载的事迹。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岐山(今属陕西)人。唐玄宗时,科举及第,授邠州

  • 孟乐

    《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后因以“孟乐”称人生主要的快乐。宋邵雍《答人放言》诗:“已全孟乐君无限,未识蘧非我有馀。”

  • 凭城借一

    同“背城借一”。《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见“背城借一”。《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