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黎丘丈人

黎丘丈人

比喻惑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于错误的人。魏国北部黎丘山上有个奇怪的鬼,喜欢仿效别人的子侄兄弟模样搞恶作剧。一次,黎丘一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鬼变成他儿子的模样戏弄他,使这个老人很吃了一些苦头。老人回家后就责怪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对你够慈爱的了。我喝醉了酒,你就在道上作弄我,是什么原因?儿子边哭边趴在地上叩头说,冤枉啊!哪有这回事?那天,我到东城收债去了,不信的话,可以问那里的人。老人相信了,说,嘿,一定是那个奇鬼干的,明天,我还要到集市上喝酒,再遇见那个鬼,就杀了它。第二天,老人又到市上喝醉了酒。他的儿子怕他再遇见那个奇鬼骚扰不能顺利回家,便去路上迎接。老人见到自己的儿子,以为又是那个奇鬼前来作怪,便一剑将他刺死。老人被鬼搞昏了头,而错杀了自己的亲生子。而被假贤士搞糊涂的人,就是见了真正的贤士也不能辨认,这就是黎丘丈人的教训啊!

【出典】:

吕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词语黎丘丈人】  成语:黎丘丈人汉语词典:黎丘丈人

猜你喜欢

  • 鄂君翠被

    同“鄂君被”。清袁枚《到清江再呈》诗之二:“卓氏酒垆三月断,鄂君翠被十年违。”【词语鄂君翠被】  成语:鄂君翠被汉语大词典:鄂君翠被

  • 以貌取人

    指孔子只看子羽相貌丑陋,没有正确认识他的为人。后以此典形容仅根据对方外貌来认定人,就要出差错。子羽(前512年——?),复姓澹(Tán谈)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城)人。孔子学生,春秋末

  • 孟宗寄鲊

    同“孟宗献鲊”。唐李瀚《蒙求》:“文伯羞鳖,孟宗寄鲊。”

  • 桃花潭水

    唐李白《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后因以“桃花潭水”喻情谊深厚。《金云翘传》三回:“至于一片深情,桃花潭水不足喻也。”偏正 比喻情意深厚。唐·李白

  • 杀人不眨眼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八“圆通缘德禅师”:“宋大将军曹翰入庐山寺(因征胡则渡江而到此地),缘德禅师不起不揖。翰怒诃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后因以“杀人

  • 无噍类

    《汉书.高帝纪上》:“项羽为人慓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噍(jiào)类:能咬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无噍类,意谓没有活着的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襄城无遗类”裴骃集

  • 太常醉

    参见:太常妻

  •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争:怎。 意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比喻世事、人才不经艰苦磨练,难望有成。语出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五灯会元.二〇

  • 卞和刖

    同“抱璧双刖”。宋陆游《书幸》诗之二:“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 去病忘家

    指霍(huò或)去病(大将军卫青姐姐少儿所生之子)为抗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贵族侵扰,公而忘私。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西汉骠(piào票)骑将军(品秩同大将军,与三公同位)霍去病讨伐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