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江淹梦笔”。谓文才尽失。唐李群玉《寄长沙许侍御》诗:“未把彩毫还郭璞,乞留残锦与丘迟。”
同“江淹笔”。清熊文举《与减斋书》:“鲍锦不还,江花久萎,虽有一二剞存,无可为鸿巨道者。”
同“囊衣”。《宋书.陆徽传》:“是以衣囊挥誉于西京,折辕延高于东帝。”【词语衣囊】 汉语大词典:衣囊
《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以此临事,则惟烦乱不能治理。”后以“不学面墙”谓不学无知。清钱谦益《向言》之一:“〔汉成
《宋书.前废帝纪》:“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面,取其貌美;首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黄)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
《庄子.盗跖》:“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孔子的学生子张,向一个苟且贪得(满苟得)的虚构人物提出质问说:为何不行仁义呢?不行
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又《梁书.张缵传》:“子野性旷达,自云‘年出三十,不复诣人。’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唐.李延寿《南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管宁是三国时北海人,他于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载:隋末定州总督窦毅有女才貌出众。窦毅为慎重择婿,于门上悬锦屏,画二雀,凡求婚者须射雀,规定射中雀目者方允婚。接连数十人均未射中,李渊(后来的唐高祖)后至,连发两箭皆中,得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