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鹿死谁手

鹿死谁手

鹿:指所要猎获的对象,用来比喻政权。比喻不知谁会得天下。石勒(274-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羯族。幼时贫困,行贩洛阳,又为人力耕,二十多岁时被晋官府掠卖到山东为奴,后投奔刘渊,势力逐渐扩大,319年自称赵王,建政权,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灭前赵,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石勒为人豪爽,一次他摆宴款待高句丽(今朝鲜)的使者,席间问大臣徐光:“从古到今,我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啊?”徐光答道:“您英武又有计谋,超过汉高祖刘邦,更超过魏朝的始祖曹操,自从三王以来没有谁能比上你。大概仅次于古时黄帝吧。”石勒笑着说:“人岂能无自知之明,你夸奖我也太过分了。如果遇到高祖刘邦,我将臣服于他,和韩信、彭越一起效力争先。假如遇到汉光武帝刘秀,我就要和他较量较量,还不知道鹿死在谁的手里呢?”

【出典】:

晋书》卷105《石勒载记》2749页:“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联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例句】:

金·赵秉文《答麻知几书》:“如使足下一第后,试制策,试宏词,当与钦叔并驰争先,未知鹿死谁手,岂可成败论士哉?” 元·金仁杰《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折:“目今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不知久后鹿死谁手。” 清·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四篇》:“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主谓 比喻政权归谁所有。也比喻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魏巍《地球的红飘带》:“这次各路人马,齐集大渡河,恐怕都要显显神通,还说不定~呢!”△古代多用于说明政权的更迭,现多用于写胜利归属。


【词语鹿死谁手】  成语:鹿死谁手汉语词典:鹿死谁手

猜你喜欢

  • 瓠芦汉书

    《南史.萧思话传.附萧琛》:“始琛为宣城太守,有北僧南度,唯赍一瓠芦,中有《汉书》序传。僧云:‘三辅旧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固求得之。”相传梁时有北僧南渡,只带一只葫芦,中藏《汉书》序传,自称是班

  • 猫鼠同乳

    见“猫鼠同眠”。《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同乳者,甚于同处。”【词语猫鼠同乳】  成语:猫鼠同乳汉语大词典:猫鼠同乳

  • 螘斗

    同“蚁斗”。螘,同“蚁”。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

  • 将军著色

    参见:李将军

  • 钗股分金

    南朝 梁陆罩《闺怨》诗:“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留步惜余影,含意结愁眉。徒知今异昔,空使怨成思。欲以别离意,独向蘼芜悲。”唐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

  • 炳烛夜游

    点燃了灯烛夜游,谓及时行乐。《文选.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六臣本炳作“秉”。参见“秉烛夜游”条。连动 晚上点着火把游乐。及时行乐。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

  • 横笛似山阳

    源见“山阳笛”。表示感旧伤怀、追念亡友之情。唐罗隐《经故友所居》诗:“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进人、退人:指对人亲近、疏远。加诸膝:把他放在膝盖上,表示非常亲热。坠诸渊:把他推进深水潭,表示非常憎恶。 意谓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对人的态度。语出《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 一身都是胆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先主,三国时刘备。子龙,赵云的字。三国时,刘备的将领赵云在一次同曹操的交战中,被曹军追至

  • 桃莱难悟

    源见“桃莱之利”。又《后汉书.冯衍传上》“无桃 莱之利”唐李贤注:“谢息得桃邑 莱山,故言‘无桃 莱之利’也。但为‘莱’字似‘枣’,文又连‘桃’,后学者以‘桃枣’易明,‘桃莱’难悟,不究始终,辄改‘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