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鱼亥豕

鲁鱼亥豕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文字因字形相似常常出现讹误,如把“亥”字错当“豕”字,把“鲁”字错当“鱼”字。后因以“鲁鱼亥豕”表示书籍在传写、刊刻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清.曹雪芹《红楼梦》一二〇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


并列 篆文“鲁”与“鱼”、“亥”与“豕”字形相近,古书传抄或刊印常易搞错。因以指文字在传抄或刻印中的错讹。语本《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者曰:‘晋师三豕过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又,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红楼梦》120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以及背谬矛盾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贬义。用于表示文字差错。→鲁鱼帝虎 乌焉鲁鱼 乌焉成马 三豕涉河 鲁鱼陶阴 别风淮雨。也作“亥豕鲁鱼”、“乌焉亥豕”。


【典源】《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近。’”《抱朴子·遐览》:“故谚曰: 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今译】 孔子的弟子子夏到晋国去,路经卫国,见读史记的人念:“晋师三豕渡河。”子夏纠正道:“不对,是己亥,因为己与三、豕与亥的形体相近,所以弄错了。”又古谚云: 书籍传抄多次,不注意便将“鱼”误写作“鲁”,将“虚”误写作“虎”。

【释义】 后以此典指传抄、刊刻中的文字错讹。

【典形】 辨鲁鱼、亥豕讹、己亥讹、鲁鱼、三豕、三豕渡河、豕鱼、鱼鲁、鱼鲁亥豕、鱼豕、正豕亥、三豕之疑、刊三豕、辨豕亥、鲁鱼舛。

【示例】

〔辨鲁鱼〕 唐·刘禹锡《秋萤引》:“槐市诸生夜对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亥豕讹〕 清·钱谦益《南滁望滁阳王庙》:“故事亥豕讹,残书蠹鱼饱。”

〔己亥讹〕 清·黄鷟来《下龟山》:“丰碑尚纪庚辰绩,文学还疑己亥讹。”

〔鲁鱼〕 清·秋瑾《独坐》:“独坐凭窗自校雠,鲁鱼纵误倩谁谋。”

〔三豕〕 唐·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某谈谢二龙,识迷三豕。”

〔三豕渡河〕 清·丘逢甲《题崧甫弟遗像》:“三豕渡河岁云暮,送君韩江江上风帆张。”

〔豕鱼〕 清·王摅《雁字》:“飞错豕鱼还易辨,书成鸡鹜竟难分。”

〔鱼鲁〕 唐·元稹《错字判》:“苟殊鱼鲁相悬,宜恕甲由未远。”

〔鱼鲁亥豕〕 清·黄景仁《赠白下周幔亭》:“候虫时鸟偶嘈杂,鱼鲁亥豕纷��。”

〔鱼豕〕 明·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一朝得此复何用,惭注鱼豕笺虫虾。”

〔正豕亥〕 宋·曾巩《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

鱼”


【词语鲁鱼亥豕】  成语:鲁鱼亥豕汉语词典:鲁鱼亥豕

猜你喜欢

  • 七人

    《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孔子说,贤者见世无道,就避世而归隐。其次,见此地不好,就避到彼地。再次,见人对他辞色不对,就不见那人。又

  • 称善人

    《东观汉纪.马援》:“马援击交趾,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乡里称善人,可矣。’”马少游曾经说过,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就心满意足了。后以“称善人”比喻一生清

  • 观摩

    《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郑玄注:“摩,相切磋也。”后以“观摩”谓观看彼此的成绩并互相学习研究。清龙启瑞《送吕介存南游序》:“其朋侪之群萃州处,则又以备其讲习观摩之具,使之不易其心而迁其业。

  • 雪中履

    源见“东郭履”。形容穷困潦倒。清查慎行《堕马歌为朱悔人赋》:“踵决曾穿雪中履,线绽未补秋来衣。”

  • 土囊

    源见“青蘋末”。指洞穴,洞口。宋苏轼《飓风赋》:“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鹢。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词语土囊】   汉语大词典:土囊

  • 持杯擘蟹

    同“持螯把酒”。宋赵奕《玉山佳处分得解字》诗:“开筵出红妆,持杯擘紫蟹。”

  • 尻舆神马

    同“尻轮神马”。清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歧彬》诗:“果痔木痈除物害,尻舆神马得天全。”见“尻轮神马”。清·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岐彬》:“果痔木痈除物害,~得天全。”【词语尻舆神马】  成语:尻舆神马汉语

  • 怀刺

    源见“祢衡怀刺”。谓准备谒见名流谋求功名。《魏书.元顺传》:“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不肯为通。”唐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弃襦频北上,怀刺几西游。”【词语怀刺

  • 漉酒陶巾

    源见“酒漉纱巾”。指陶渊明用以漉酒的葛巾。形容旷达的隐居生活。元白朴《朝中措》曲:“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

  • 马耳春风

    同“马耳东风”。金元好问《谷圣灯》诗:“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见“耳边风”。金·元好问《谷圣灯》:“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前。”【词语马耳春风】  成语:马耳春风汉语大词典:马耳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