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鱼头参政

鱼头参政

此典为鲁宗道立朝刚正、直言敢谏事。鲁宗道(?-1029年)字贯之,毫州谯(今安徽毫县)人。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后改歙(shè涉)州(今属安徽)军事判官,再迁秘书丞。陈尧叟又招为河阳通判。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升为右正言,对于朝政的失误,他知无不言。真宗颇觉厌烦。鲁宗道便当面向皇上申明自己的意见说:“陛下用我为谏官,难道只是图一个纳谏的虚名吗?我徒受朝廷奉禄自以为耻,请求将我罢免。”真宗安抚很久才罢,后来亲自写“鲁直”两个字贴在朝殿的墙上,表示对他的褒奖。不久,任命鲁宗道为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太子属官)。一年后迁为左谕德(亦为太子属官)、直龙图阁。仁宗即位迁为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判吏部流内铨,主管文职官员的选任等。在职日久,深感格式繁杂、手续太多,又了解到有关吏员作弊的情况,便着手治理和整顿。删去繁冗,最后将有关的科目和条例张贴在堂下,使人人知所遵循,反映很好。章献太后(刘太后)垂帘听政后,曾问鲁宗道说:“你认为唐武后如何?”答曰:“她是唐朝的罪人,几乎将国家毁掉。”刘太后沉默不语。这时,有人请求按天子规格,立刘氏七座家庙,刘太后征求辅佐大臣的意见,谁也不敢回答。只有鲁宗道表示不能这么办。他说:“如果为刘氏立七庙,将继位的皇上置于何地呢?”有一次,仁宗与刘太后一同到慈孝寺,太后想乘大安辇走在皇上的前面,鲁宗道说:“夫死从子,这是妇人之道。”太后才没有这么办。这时,执政官员多通过门荫的路子让孩子担任馆阁职。鲁宗道认为不可,说:“馆阁是育天下英才的地方,岂是富贵子弟靠朝廷给的门荫私恩就能得到的职务呢?”枢密使曹利用依仗权势非常骄横,鲁宗道屡次在仁宗面前以理折服他。因此,帝王内外亲族都害怕鲁宗道,因“鲁”字以“鱼”为头,就称他为“鱼头参政”,以比喻他为人刚正、遇事不苟,每令人如骨鲠(gěng耿)在喉,下不了台的情形。

【出典】:

宋史》卷286《鲁宗道传》9628页:“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寻除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逾年,迁左谕德、直龙图阁。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判吏部流内铨。宗道在选调久,患铨格烦密,及知吏所以为奸状,多厘正之,悉揭科条庑(wǔ午,古代堂周围的廊屋)下,人便之。雷允恭擅(shàn善,超越职权,独断专行)易山陵,诏与吕夷简等按视。还,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章献太后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jù具,遂,就)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袴子弟(贵族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shì是,依赖,仗着)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dàn淡,怕,畏惧)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例句】: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卷3:“退思岩,是鱼头参政退思时”。注:“鲁宗道号鱼头参政,营一室曰退思岩,每退朝独居其中,虽妻子不许入。”


【词语鱼头参政】  成语:鱼头参政汉语词典:鱼头参政

猜你喜欢

  • 三冬足文史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字曼倩,平原 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后因以“三冬足文史

  • 鲁连书

    源见“一箭下聊城”。借指高超的谋略。唐钱起《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诗:“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词语鲁连书】   汉语大词典:鲁连书

  • 贵纸

    源见“洛阳纸贵”。称誉文章精彩,人们争相传写。宋欧阳修《回贺集贤韩学士启》:“果膺帝柬,入耀书林。给札挥毫,耸如墙而骇目;奏篇称善,喧贵纸以传都。”【词语贵纸】   汉语大词典:贵纸

  • 谕蜀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 番阳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引起蜀地不宁。汉武帝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并草檄“喻告巴 蜀民以非上意”。后遂以“谕蜀文”泛称

  • 委裘

    《吕氏春秋.察贤》:“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陈奇猷校释:“谓尧之时,天下无事,尧之仪表,乃委曲其衣裘,消闲自得。古者长衣,有事则振衣而起,无事则

  • 读死人言

    《庄子.天道篇》:“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轮扁曰:‘……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

  • 谢郎折齿

    同“谢鲲折齿”。清 项廷纪《采桑子.读金荃词题后》词:“谢郎折齿狂犹昔,红粉成灰,蜡炬成灰,剩得闲情赋锦鞋。”【词语谢郎折齿】   汉语大词典:谢郎折齿

  • 向影吹沙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北周庾信《拟连珠》之四二:“盖闻磨砺唇吻,脂膏齿牙,临风扇毒,向影吹沙。”

  • 吹笙凤鸣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

  • 言筌

    源见“得鱼忘荃”。喻指表意的言辞。南朝 齐王融《忏悔三业门颂》:“乐田生灭,患以全身,业资意造,事假言筌。”鲁迅《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不过凡事一说,即落言筌,不再能得三昧。”【词语言筌】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