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驷马难追

驷马难追

驷:古代一车驾四马,因以称四马所驾之车。形容速度快,驷马亦无法追赶。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出自五代后晋出帝石重贵之事迹。石重贵,石敬瑭之从子,沙陀人。天福七年(942年)即帝位。开运三年(946年),后晋被契丹所灭,石重贵被封为郑王。国破时,石重贵曾让学士范质代自己和皇太后各草降表一封。在皇太后的降表中说道:“皇帝阿翁(指契丹皇帝)曾在危难之中挽救了石氏一族,并帮助建立了晋朝,但晋的子弟却不能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反而辜负了皇帝阿翁的恩义,不断出兵攻伐,以至形成了驷马难追的局面,这实在是罪由自取。

【出典】:

新五代史》卷17《晋家人传第五·高祖皇后李氏传》177页:“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皇帝阿翁发自冀北,亲抵河东,跋履山川,逾越险阻。立平臣孽(niè聂),遂定中原,救石氏之覆亡,立晋朝之社稷(jì寂)。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桃(tiāo挑),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辜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yí宜),咎(jiù救)将谁执!”

【例句】:

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明·徐《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较交,他时驷马难追。”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5:“自古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既有言在前,如今怪不得我了。” 巴金《秋》四:“你记住:‘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要反悔啊!”


主谓 比喻说过的话不能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新五代史·晋书·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戚实自贻。”明·徐��《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多用于描述遵守承诺方面。 →驷不及舌 ↔信口开河。也作“驷马不追”、“驷马莫追”。


【词语驷马难追】  成语:驷马难追汉语词典:驷马难追

猜你喜欢

  • 曳寒茧

    犹垂钓。寒茧:指钓丝。唐代陆龟蒙《江湖散人歌》:“手提孤篁曳寒茧,口诵太古沧浪词。”

  • 一文不名

    形容极其贫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一章:“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一文不名。——要是有一点钱,他也不至于连着两天没有一点东西入肚呀。”见“不名一钱”。廖辉英《

  • 龋齿孙娘

    源见“孙寿愁眉”。喻指妆容妖媚入时的女子。金元好问《杏花》诗之一:“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

  • 诗成横槊

    同“横槊赋诗”。宋苏轼《送曹辅赴闽漕》诗:“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 神龙鱼服

    同“白龙鱼服”。明张煌言《放歌》:“方壶圆峤兮,聊税驾以埋名;岂神龙鱼服兮,罹彼豫且之罾。”

  • 跋踬

    同“跋疐”。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词语跋踬】   汉语大词典:跋踬

  • 一窝蜂

    13 ① 比喻喧闹的人群,一拥而前。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偏正 比喻许多人乱哄哄地说话或行动。《西游记》28回:“那些小妖,就是~,齐齐拥上。”△多用于

  • 郗鉴爱

    源见“郗家庭树”。喻称舅对甥之深情厚爱。唐李端《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诗:“舅乏郗鉴爱,君如卫玠贤。”【词语郗鉴爱】   汉语大词典:郗鉴爱

  •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朝做官就要竭尽忠心,报效君主;退朝下来就要省察自己,弥补过失。 旧时用作大臣事君的信条。语出《孝经.事君章》:“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左传.宣公十二年》:“(荀)林父之事

  • 黑头丞相

    同“黑头公”。唐温庭筠《觱篥歌》:“黑头丞相九天归,夜听飞琼吹朔管。”【词语黑头丞相】   汉语大词典:黑头丞相